第(2/3)頁 對于此次的作戰任務,藤原三郎的心態放得十分輕松,在出發之前,他甚至很有閑情逸致地給自己的愛馬梳理了一遍毛發。 當天邊泛起魚肚白的時候,藤原三郎知道,是時候出發了。 “駕——” 藤原甚至用了這樣一個中國字眼,他知道這是中國人駕馬時的喊話。 但很快他又自以為是的覺得毫無氣勢,換成了日語馭馬。 馬蹄聲奔騰著,藤原三郎帶著騎兵中隊,快速的在既定的山路上奔馳著。 落馬坡。 根本不用孔捷招呼,天邊剛泛起曙光,戰士們一個個就抖擻精神地醒來,懷揣著對消滅日軍騎兵的興奮,更懷揣著對即將到嘴的美味東洋大馬的馬肉的渴望。 三公里外,突擊隊偵查組組長木頭負責第一站。 木頭的身子瘦削,身手矯健,他喜歡爬樹,特別是那種參天大樹的樹干,因為視野高,隱蔽性又強,一眼可以看出好幾公里的范圍,再加上望遠鏡的話,那就更遠了。 迅速爬上樹冠的木頭,提前用刺刀將遮住了視線的枝葉劈開了一些,然后拿著望遠鏡,緊盯著來路的方向。 按照木頭的盤算,天色麻麻亮之后,又過了二十來分鐘,那支騎著高頭大馬的日軍騎兵隊伍,出現在了他的望遠鏡的視野之中。 破曉時分的天色亮的很快。 二十多分鐘的時間,足夠天地間重新放明。 木頭當即意識到,團長所說的鬼子的騎兵來了。 此刻,鬼子快速移動的騎兵,與木頭還隔了兩里多路。 再不遲疑的木頭,將自己從望遠鏡中觀察到的鬼子的情況牢記在心底之后,連忙從樹干上落地,緊接著跑到一處早就選定好的備用高坡,拿出提前準備好的顯眼的軍旗,朝著不遠處的第二站點揮動。 第二站點。 偵查組的另一位戰士,他的注意力一直在木頭那里放著,當看見軍旗的哪一刻,他立馬收到通訊,同樣揮動軍旗向木頭示意。 五百米的距離,不過幾個呼吸間就把信息傳遞了過去,這樣的速度,騎兵就是再快也不可能比得上。 就這樣,第二站點繼續向第三站點傳遞信息。 三公里的距離,當然,還要加上木頭當時察覺到鬼子的騎兵時,與鬼子相隔的一公里距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