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朱允熥解下身上的圍裙,擦了擦手,放下袖子說道,“上個月,孤去江西撫州賑災,當時撫州四縣災民十幾萬都聚集在城外,而城里的人因為有了災,也拼命的存糧。” “老百姓講,家有余糧心不慌。百姓們存糧,導致糧價上漲!有的人買的起,有的人買不起。”朱允熥朗聲說道,“后來,朝廷的賑濟糧到了,市面的糧價才落下來。” “等到百姓們知道,那是皇帝御旨下發的儲備軍糧后,城里城外一片呼聲。”說著,朱允熥對著朱元璋躬身道,“當時,孫兒在城里,聽到了城外災民,城里百姓,歡呼萬歲的聲音。爺爺,百姓們愛戴您。” 朱元璋喝完了最后一口面湯,笑著把空碗放下。 “后來,孫兒在城里遇到一位八旬的老翁。他顫顫巍巍的給了孫兒一個小口袋,里面是三斤白面。他說,這面是他的重孫子孝敬他的,他一直沒舍得吃。” “他說他活了八十了,只有在大明朝在過上了災年有人管,有人惦記的好日子。皇帝把給官軍吃的儲備軍糧給了老百姓,他無以為報,這點面粉,讓孫兒帶回京城,孝敬您老!” “他還特意和孫兒說,別看這面賣相不好,可是吃著筋道。孫兒不受,那老翁又說,皇帝給咱吃了糧,也讓皇帝吃吃咱的糧。” 殿中群臣動容。 吏部尚書詹徽拜道,“陛下愛民如子,百姓亦感同身受,古往今來,圣君莫過如此。” “陛下千秋功業,青史可鑒!”幾位翰林學士也同時說道。 朱允熥上前幾步,“皇爺爺,這碗長壽面,不但是孫兒還有其他藩王們對您的愛,也有天下百姓對您的愛。有兒孫之孝,百姓之誠!” “咱很多年,沒吃過這么香的面了!”老爺子站起來,慢慢回到龍椅上,“今天,始知兒孫滿堂之樂,方知,皇帝之美!”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臣子們再次叩拜。 “起來吧!”老爺子笑著擺手,“繼續吃喝,好酒好菜管夠!”說著,對朱允熥招手道,“大孫,你可知那老翁家在何處?” “撫州南街二巷東跨院廂房!”朱允熥笑道。 “傳旨!”朱元璋吩咐,“八百里快馬,給這老翁送一百斤宮里的貢面。告訴他,他的面咱吃到了,讓他也嘗嘗咱家的面。” 皇帝旨意,自然有翰林學士前去起草傳達。 有了這個插曲之后,大殿中,再次恢復了熱烈的場景。 尤其是諸位藩王那邊,喝得熱火朝天,頻頻舉杯。 年輕的藩王們有些忘形,不能對老爺子敬酒,是秦晉燕三個年長的王爺,成了他們敬酒的對象。 秦晉二王畢竟年長一些,不肯多喝。可是燕王朱棣卻是來者不拒,酒到杯干。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