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七十可不行!”朱允熥像是前世哄自己爺爺那樣,開口笑道,“你爭取活到重孫子娶妻生子,然后再咬咬牙,再看到一代人!” “呵呵,那可挺好!”朱元璋笑道。 隨后,朱允熥拿著手巾,幫老爺子擦干腳上的水,又給換了新的鞋襪。 看著孫兒在自己身前忙活,朱元璋繼續開口說道,“這次去江西,學到啥了?” 朱允熥手上不停,幫老爺子把褲腳放下,認真的說道,“吏治不可不防,撫州的地方官連賑災的錢糧都敢動手,而且是上下串通,跟抓兔子似的,一抓一窩。” “嗯!”朱元璋點點頭,“吏治之禍,甚于外敵!” “大明雖然現在國泰民安,可百姓的日子還是不好過。”朱允熥繼續說奧,“京城中繁花似錦的,一副盛世模樣。可地方上,一場災下來,百姓就要挨餓受凍。歸根到底,還是地方儲備不足,不足以應變!” “你能看出這些,不容易!”老爺子拍拍身邊的凳子,讓朱允熥坐下,“現在只是國泰民安,遠不到盛世的時候,國家底子薄,百姓的底子更薄。若真想讓百姓過上好日子,就要學會藏富于民!” 藏富于民,這是朱元璋一直以來的執政理念,和最高的目標。 大明開國初期,朱元璋親手制定了輕徭薄賦的政策,不但作為國家支柱的農稅少收之外,商稅也很少收。 而且為了珍惜百姓民力,連礦產等都不予以開采。若是百姓偷偷開采,官府也要秉持體諒民生的方針,不予嚴格追究。 這些開國時期的寬松政策,是奠定了后期經濟繁榮的基礎。 但是朱允熥從后世來,站在他上帝視角的角度去看,朱元璋的想法是好的,可是哪有一成不變的政策。只有時代的政策,沒有政策的時代,兩百多年后,大明上下被貪婪的官僚集團把持。 任何一位皇帝想收稅,都被官員們用祖宗家法懟回去。國家越來越窮,而官員和地方大戶越來越肥,乃至最后財政破產,連軍費都發不出來。 見朱允熥若有所思,朱元璋繼續說道,“藏富于民,任重道遠,爺爺未必能看得到。你有這個重任,要落在你的肩上了!” “爺爺!你還”說著,朱允熥豁然醒悟。 他看著老爺子,后者在對他微笑點頭。剎那之間,朱允熥只覺得心跳的厲害。 盡管他知道,老爺子已經認定他是未來的繼承人。但是這樣如此挑明了說,還是第一次。 “過幾天咱的壽辰朝會時,咱會昭告天下。”朱元璋緩緩笑道,“立你,為大明皇太孫!”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