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能讓心性剛毅的朱元璋發出如此感嘆,由此可見大明帝國的領路人,不好當。 “傳旨!”朱元璋繼續說道,“著九江,武昌大倉,撥給江西撫州建昌兩府九縣賑災糧食,七十萬石。戶部撥賑災銀,七十萬兩。” 說著,朱元璋轉回身,看著大臣們,“先解災區的燃眉之急,其余的這些天咱們想想辦法,活人不會讓尿憋死?!闭f到這里了,話鋒一轉,目光變得冷冽如刀,“咱先把丑話說在前頭,這是給災區百姓的錢糧。誰想伸手,掂量一下他自己的腦袋多沉!” “臣等遵旨!”眾臣回道。 忽然,一陣風吹過,窗簾微微晃動。若有若無的細雨,隨風飄入窗,落在明亮地磚上,轉瞬即逝。 朱允熥看著朱元璋緊皺的眉頭,還有嘴角的冷笑,知道他的心中已是煩躁至極。他位置驕傲的大明帝國,位置兢兢業業守護的大明帝國,其實還很脆弱。 他是一個講究完美的人,無論是民生還是軍事上,他想做到最好。但是統一天下二十幾年來,還是無法達到兼顧平衡。 朝夕相處一來,朱允熥從心里已把朱元璋當成了自己的親祖父,見他如此難受,他自己的心中也不好過。 隨即,想了想,朱允熥走到朱元璋身邊,“皇爺爺,孫兒有幾點不成熟的建議?!? 朱元璋和眾臣子的目光都看過來,前者勉強笑笑,“大孫,想啥你就說啥,這里沒有外人!” “關于賑災的銀子,孫兒想到了幾個辦法?!敝煸薀拙従忛_口,“第一,前幾日以皇爺爺御筆為范本的郵票,一張賣出了一百兩,聽說現在京城已經炒到了五百兩銀子的天價?!? “孫兒想,天下臣民愛戴皇爺爺,既然如此,何不朝廷牽頭,組織京城附近的士紳進行捐款。不讓他們白捐,捐一千兩以上的,皇爺爺可以手書忠厚人家。” “花一千兩買一副傳家寶,孫兒以為那些財主們,肯定打破腦袋的搶,興許戶部的門檻都能踏破了!” “臣不贊同!”中書舍人劉三吾先開口說道,“皇帝手書,怎能輕易發賣給百姓,如此一來朝廷的顏面,皇帝的尊嚴,何在?再者,鄉紳財主多有不法者,若是家里有筆下的親筆,以后他們犯法,豈不是多了一道保命符?” 朱元璋點頭道,“劉愛卿說的對!這事,咱也不同意?!? 朱允熥心中無奈嘆息,這個時代的等級烙印實在是太深刻了?;实鄣氖謺蛘哂n的東西,是一種難得的殊榮。這些東西臣子們都要供奉在家里,世代不得轉賣,而且宮廷都有記錄。 若是用皇帝的手書換錢,督察院那些御史,還有翰林院那些學士,怕是要跳著腳上書。而且劉三吾有點說的也是對的,有皇帝的書法在家中,還是忠厚人家這種字樣,地方官府不好管理。 試問,若是一戶大戶人家有了這東西,面對官吏直接拿出來,洪武皇帝御筆在此,誰還敢管?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