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想想,不敢想。 這是大明,再好的大明也不如后世。 洪水一來,此刻已經有許多人無家可歸流離失所,甚至饑寒交迫。 想到此處,朱允熥再也忍耐不住,“江西五月開始下大雨,地方官怎么不奏報?這些日子翻看各地奏折,都是一片請安問好之事,昨日給贛州的公文中,皇爺爺還寫道,江西多災,務必體恤民情。撫州路的官員,就是這么體恤的?” 臣子們對視一眼,忙起身,“臣等有罪” “你們有什么罪?現在說的是江西!”朱允熥開口道,“那撫州的官員只是八百里上奏告急,可有處置的方案!” 中書舍人劉三吾先是看了一眼朱元璋,隨后對朱允熥說道,“回殿下,撫州府張善請朝廷速派賑濟!” “出了事就知道要賑濟,沒出事就不知道防范!”朱允熥怒道,“嘿嘿,他張善真是做的好官!” 看朱允熥面目猙獰,目露殺機。臣子們對視一眼,心說這將來定又是個難伺候,不好伺候的君主。 吳王的脾氣和老皇爺太像了,都是心中有刀,一直在磨。 朱元璋的大手死死的扣著椅背,面帶冷笑,“咱大孫說的對,不過現在不是說這個的時候,該掉腦袋的一個都逃不過。”說著,朱元璋頓了頓,“你們預估,九縣兩州的災民需要多少糧食!” “臣等預估需要五十萬石左右,其中還有鹽,藥等物!”侍郎張衡說道。 “怕是不夠!” 這不是藏拙的時候,作為未來的繼承人,必須在皇帝面前展示出自己對于政事的有力見解。 朱允熥開口,對朱元璋說道,“皇爺爺,孫兒僭越了!” “無妨!”朱元璋繃著臉,“你也大了,該為祖父分憂,說就是了!” “是!”朱允熥道,“皇爺爺,孫兒以為這些糧食不夠夠。馬上就是秋收,九縣百姓今年的收成一場大水全完了,現在的賑濟只是剛開始,沒了朝廷的賑濟,百姓冬天咋過?” “而且洪水過后,還涉及到明年的春耕生產,以及田地清淤,這些都需要糧食。還要防止疫病蔓延,防備災民鬧事流竄。五十萬石糧食能吃多久?” “京城糧庫還有多少糧食?”朱元璋不住點頭,隨后問道。 “回皇上,京城大倉中還有糧兩百萬石!”傅友文猶豫下,“但,那是歷年積累的軍糧,儲備糧,輕易動用不得!” 這大明看著盛世待興,其實是百廢待起。從大元手里接過這個爛攤子,南方還好,可是北方因為連年大戰,年年都要朝廷補貼。還有邊關戰事等等,大明也是不富裕。 “那就從九江武昌等地調撥糧草,要快,要急!”朱元璋開口說道。 “可是,那兩個大倉也是軍糧呀!”傅友文頓了頓,“一旦拿出來,想再填滿,可就不是三五年能”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