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陳家嫻這么想著,發了幾張金阿婆年輕時的工作照在自己的小紅書上。 在一眾因為歌頌愛情而獲得的流量里,毫無意外的,沒有任何水花。 她的小紅書經過長時間斷更,現在只剩下8個粉絲。 幾個小時以后,陳家嫻再看自己的賬號,有個新贊。她急忙點開,發現這個用戶的名字是系統自帶的數字,頭像還是灰色的,儼然一個僵尸號。 陳家嫻失望地把手機丟到一邊,并認真開始思索,是否要厚著臉皮去蹭這波“曠世愛情”的熱度。 …… “因為西關小姐金毓成的愛情故事引發了廣泛的網絡傳播,所以我們的第二個地標建筑物選擇,是春華電影院。”關晞切換ppt,“具備極高的傳播價值和網紅潛力。” “春華電影院,就是我們要找的亮點。” “一百年前,在西關最富裕、輝煌的時候,春華電影院,是越城上流社會云集之地。它模仿西方大劇院的風格,全院真皮座椅,設有歐式內墻和包廂,甚至會場內鋪設小管道噴射香氛,格調高雅。” ppt黑底白字,三個詞: 最新潮 最時髦 最豪華 郁賁手里的筆轉了一圈。 “1932年2月14日情人節,春華電影院開業。當天,春華電影院放映的第一部電影是《alice in wonder land》,也就是我們熟知的《愛麗絲夢游記》。” “但春華電影院的老板是僑居美國的越城人。眾所周知,越城人喜歡好兆頭……”現場響起善意的笑聲,“夢游當然兆頭不好,所以這部電影的上映名為——” “《春兆繁華》。” “這一天,全城轟動,一炮而紅。‘春兆繁華’,就是春華電影院名字的由來。” 關晞又切了一頁ppt,上面一行字: 人皆苦炎熱,我愛春華涼 “春華電影院是第一家有冷氣開放的影院。” 郁賁坐起身,顯然對這個話題很感興趣:“那時候哪來的空調?” 關晞切換示意圖:“春華電影院在內場均勻鋪設管道裝置,管道后放置冰塊,再在冰塊后方設鼓風器,冷風從管道中注入內場,這樣,整個放映廳都舒適涼爽。” 她補了一句:“越城人向來會做生意。” 這段時間以來,郁賁永遠焦慮緊繃的唇角,終于露出一點放松的模樣。他用筆記下,轉頭囑咐設計主管:“稍后查一下。如果我們重建春華電影院,可否把這個冷氣設計應用露天街區中,既是復古噱頭,也能為跑馬拉松的人降溫。” 噱頭。 說到噱頭,郁賁偏過頭,瞥了關晞一眼。 關晞敏銳地察覺到這一瞥。她想起,郁賁曾經嘲諷過,她從執著于格調,變成在乎噱頭。現在想來,他當時也在自嘲。 郁賁又說:“給我看一下建筑外觀。” 關晞直接把ppt拉到最后,露出黑白照片。 郁賁起身站到照片對面,默不作聲地打量照片上的6層騎樓。 再往下一頁,是如今僅剩半片牌樓的樣子。 關晞說:“牌樓后面的地塊荒廢了,目前被占用作停車場。” 郁賁見慣不怪:“很正常。體面的懷念沒辦法讓它體面地活著。” 關晞認同:“如果重建春華電影院,就必須讓它能盈利。就好比一個人必須經濟獨立才有底氣,不然僅僅依靠資金幫扶的話,政策稍微一變動,它就活不下去了。” 從關晞的經驗來看,不能自運營的文化產業,最終的宿命就是: 荒廢—被違章違建占用—成為爛地一塊—關門大吉。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