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柴寧來了元城兩天,悄然而來,又悄然而去。 對于柴寧來了元城,并做了什么,余長一無所知,期間他向柴寧要了元城醫療板塊網安中心負責人王一鳴的電話,并拜訪了他。 柴寧負責醫療板塊,認識王一鳴,關系也挺好,因此余長去拜訪時,相談甚歡,能說的,基本都向余長說了。 他傳達的信息基本和李光華所言無異,最后王一鳴表示,如果他能進項目小組,屆時會幫忙說話。 教育板塊是教育局電教室的副主任韓文清負責此事,主任臨近退休,這幾天因痛風復發,請假在家修養。 韓文清畢竟是副主任,態度并不明朗。 余長花了三天的時間,將可能會進入項目小組的人都基本拜訪了一遍,情況有好有壞,但總體而言,有價值的信息有限。 而在拜訪各網安中心的最后一天,余長遇到了一個廠家的銷售,才如醍醐灌頂般,突然意識到一個問題。 項目小組對整體方案參數把關,是建立在縣委決定的基礎上,縣委說讓哪家公司做,那么這家公司再根據項目小組的意見配置方案。 因此,廠家之間的競爭是將自己的產品,品牌帶進項目,哪家公司中標,落地他們都不怎么關心,一切以甲方意見為準。 而供應商之間的競爭是爭取獲得甲方,也就是元城縣委的認可,再根據網安中心的意見配置方案,最后尋求中標并落地。 網安中心確定的是用什么功能、指標、價位、甚至品牌等,而縣委確定的是由哪家公司來做。 想到這里,余長暗恨自己這幾天的工作偏了方向卻渾然不知。 如此簡單的一個問題,前期居然沒有想到,白白浪費了一些時間。 柴寧這幾天都知道余長跑此項目的過程,而她一定清楚余長跑偏了,但沒有暗示也沒有制止,僅讓余長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 “寧姐,我發現我跑偏了。”余長發信息告知了柴寧。 五分鐘后,柴寧回復:“現在發現還不晚。” “寧姐一開始就知道?”余長接著問。 “嗯。”柴寧僅回復了一個字。 余長明白了,柴寧是想以這種方式讓他成長。她從一開始就知道余長跑的方向偏了,但是還是支持他的想法和決定。 因為她深知,實踐出真理,實戰辨真知,只有讓余長自己發現問題,才能更好成長。 “突然迷茫了。”過了許久,余長發信息道。 “此項目進展沒有那么快,不用著急。風起于青萍之末,但其醞釀需要時間,這是自然法則。” 余長微微一怔,回復道:“寧姐知道些什么?” “勉強吧!” 本來余長想問柴寧,自己下一步應該如何做?但最終還是沒有將消息發出去。 柴寧不想更多的提及和指導,為的就是讓余長自己想辦法,找方向,找出路,如此才能進步提高。 但現在余長迷茫的是,在縣委,縣政府他沒有任何關系支撐,即使想拜訪也不知道從哪里入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