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學霸-《寒門宰相結(jié)局》
第(2/3)頁
“不知他與子平誰的文采更高些呢?”
“子平是解試第三,但卻是漕試榜頭,外人常道漕試向不如州府試,故才取州府試第一為解頭。但依我看來漕試反更難于解試,子平未必在這林希之下。”
“我也觀此人氣度不如子平。”
“如何見的?”
“你看解元郎方才進門時那趾高氣揚之姿,但子平卻是凝重隨和。”
“不錯,之前子平得了漕試榜頭,卻從未聽他提一句,后來還是我等從見甫兄口里得知。”
“當今論才學博雅,無人過于子平。”
宋朝發(fā)解試,有州府軍試,大部分的解試都指的是此。如福建,浙江這些東南州府軍試是百人取一,一般一路兩三千名寒門子弟考試,取個二三十人如此。
而漕試等也屬于解試,是章衡這樣官宦世家子弟參與考試。
在仁宗景佑年間,漕試錄用比例是十人取三人。
科舉考試起唐朝起,說是‘唯才是舉’,其實目的還是打破門閥士族對于官場的壟斷,進人用人之權收回中樞。
但即便如此,唐朝科舉考試選拔出的官員仍多是門閥士族,這些人仍是不太聽話。
于是宋朝科舉,即開始有意識地從寒門中取士。
因為宋朝真正達到相對公平的考試,唯有禮部試和殿試,可在地方的解試則一點辦法也沒有。
故而朝廷設立漕試的目的,就是將達官顯貴的子弟都安排在此。用這個辦法杜絕這些人通過舞弊賄賂的手段及第,擠占寒門士子的進取空間。
可是如此嚴重的比例不平衡,令官家與大臣們很不滿,經(jīng)過宋祁等朝廷上的大臣們上下奔走,終于漕試錄取比例終于下降,朝廷下令限定‘各路別頭試(漕試)解額,定作百人取十五人’。
話說回來,到底漕試與州府軍試哪個更難?
讀書人們?yōu)榇艘恢庇袪幷摗?
漕試之中及第者,確實出類拔萃,到了禮部試里表現(xiàn)絲毫不遜色于,甚至還勝過州府軍試考出來的寒門子弟,但是漕試里……也有很大一部分是菜得摳腳的那等,一看就知通了關節(jié)才考上的。
所謂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因為這些通關節(jié)的人,導致本來名聲就不好的漕試變得更差了,故而漕試及第者對自己及第多是避而不談。
談多了,人家以為你真是通關節(jié),故急不可待地炫耀,所以真正有才華的讀書人,還是要去禮部試里見真章。
而通過這二人的談論,章越明白章衡就是后者。
聽這二人你一言我一語的閑聊。
章越對章衡這人大概有了印象。章越以往看那些三流小說,作者不會過渡劇情,故主角每到一個地方都要安排幾個路人甲對話介紹背景,沒料到在現(xiàn)實里也有,真是藝術來源自生活。
“章三郎。”
章越聽得有人喚自己,轉(zhuǎn)頭看去卻是學錄章采。
“你坐我案旁。”章采笑著給章越指道。
章越大喜一看章采坐姿問道:“需正坐。”
“然也。”
章采取來一錦褥,章越學著章采樣子跪坐在錦褥上。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格尔木市|
加查县|
格尔木市|
镇宁|
潜山县|
师宗县|
城市|
建阳市|
瑞金市|
神农架林区|
绥棱县|
阿拉善盟|
博野县|
探索|
阿合奇县|
长海县|
江华|
航空|
治县。|
清水河县|
韩城市|
柳林县|
镇平县|
沂水县|
齐齐哈尔市|
景泰县|
湘潭县|
阿图什市|
彝良县|
旌德县|
南开区|
临朐县|
宜宾县|
青岛市|
沙雅县|
固原市|
海林市|
余江县|
桃园市|
宣武区|
靖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