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十七章 二哥又坑我-《幸福來敲門新書》


    第(2/3)頁

    “師弟雖只有一錢,但今日咱們去問問,一頓飯也不值幾十個錢啊!”

    章越道:“師兄別問了,那齋長分明就是為難我。他說什么就是什么。”

    郭林道:“那也要據理力爭,如何也要一試。快些動身,今日我讓娘給我們備了環餅,咱們邊走邊吃,如此可省一頓飯功夫。”

    所謂環餅在北方是油炸馓子,但唐朝卻是一塊中央有洞餅,用繩竄起來掛在行囊上。如此宋朝南方還保留著唐朝的稱謂,作為路食的存在。

    “好!我去拿竹筒打水!吃那個口干!”

    郭林隨口道:“多打些水來,你近來有些火大!”

    章越取竹筒一面去缸里打水,一面自言自語道:“師兄怎知我火大?莫非師兄是勾踐嗎?”

    二人一早起床,用了一個時辰方才趕至南峰。

    二人一到書院即詢問章衡昨日結錢的事。章衡不耐煩地道:“此事怎來詢我,你們去問學錄。”

    宋朝國子監有設齋長,學錄。

    齋長的職位類似于大學輔導員,學錄的職位類似于助教,不過太學的齋長,學錄都由學長擔任。

    這一套辦法從何而起,無處考證。

    據說是范仲淹慶歷新政時,改革太學制度取法于胡瑗。胡瑗乃當世名儒,但卻不是官員,然又稱‘白衣而為天下師’。

    胡瑗曾先執教于蘇州,湖州州學,主張讀書人‘明體達用’,于是他門下學生分為‘經義齋’和‘治事齋’,此舉開創了教學分系分科的先河,主張因材施教。

    經義齋專研經義,培養學者型人才。

    而治事齋,除了經學,還要學習武學,文藝,水利,政事等等,專門培養為官從政人才。

    范仲淹變法改革太學,不僅引用胡瑗的蘇湖教法,還讓自己兩個兒子范純佑,范純仁拜胡瑗為師。

    范仲淹之后,歐陽修喜歡選拔人才于胡瑗門下。當時禮部貢舉,胡瑗弟子十常居其四五。而王安石變法時,也喜用胡瑗弟子為變法骨干。

    當時胡瑗名氣大到什么程度?

    有人形容‘言談舉止,見之不問可知胡瑗弟子。學者語先生,不問可知是胡瑗’。

    至于用學生來管理太學,達到練事的目的,以培養將來治事的人才,也是胡瑗的教學目的。

    此舉令章越想到了后世的學生會。大學時提到學生會無人不罵,但罵過之后,若自己將來手掌權位,會不會比當初罵過的人干得更好?

    至于章衡提及的學錄,正是那日章越,郭林面試時另一個學生。

    學錄看了二人笑道:“我今日看過你們昨日抄錄了,幾無錯字漏字甚好!”

    “多謝學錄贊譽。”

    學錄對郭林道:“你抄錄五十七頁,既與先生約定三錢半一頁,如此就是一百九十九半錢。”

    說完學錄翻開一本賬本,在郭林的名字寫下一百九十九錢半的字樣,然后道:“三日之后,可以日結,前三日算是押此。爾等可有異議?”

    “一切聽學錄吩咐。”

    學錄又看向章越道:“我聽聞齋長說,你將兩錢折為一錢抵一頓午飯可有?”

    章越道:“確實如此。”

    學錄道:“如此一日能有幾個錢?可是虧了。不過也要按規矩辦事。我觀你昨日抄得一頁多些,你我抵作兩頁計較,就算作七十二錢。”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栗县| 青河县| 会昌县| 宜丰县| 大足县| 彭阳县| 九龙城区| 迁安市| 沿河| 离岛区| 石嘴山市| 金昌市| 北碚区| 桐柏县| 浦城县| 牙克石市| 台州市| 天津市| 台中市| 铜梁县| 高淳县| 游戏| 华容县| 中超| 陆川县| 彰武县| 巧家县| 胶州市| 永德县| 阿拉善左旗| 长沙县| 上犹县| 麻栗坡县| 利辛县| 南阳市| 遂宁市| 华坪县| 称多县| 永年县| 郯城县| 信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