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左右之人也是紛紛點頭。 隱隱約約之中,也有幾個才子道了一個‘好’,‘佳’等字。 若說方才章越的詩方出時,眾人仔細(xì)品味,還說不出一個好壞時,此刻隨著幾個人率先點評,或者是拋玉引磚后,眾人也開始對此詩表一二意見。 也有人道:“太張揚了,如此對少年人而道,不是件好事,以后必鋒芒畢露了。” 旁人則笑道:“過慮了,此乃揚名之詩,似陳子昂砸千金琴。口氣不大,不可以動人。” “也是,語不驚人死不休,但也太狂妄了,人間萬姓仰頭看,不僅尋常平頭百姓要仰望也罷了,連我等也要么?” “哈哈,也是,說到底,此人是誰?” “聽說是章子平的族親,章子厚的季弟。” “難怪,難怪,原來是名家子弟。” “聽聞方入太學(xué),方從九經(jīng)科至進士科,因此學(xué)詩未久。” “原來如此,浦城章氏已有一個狀元,一個府元,以此人之才,看來下一科又要多一元了。” “不如我等去結(jié)識一二。” 等待數(shù)人來到章越的座位時,卻見人已不在。 一人問婢女道:“這位章三郎去哪了?” 那婢女不好意思地道:“這位郎君出恭去了。” “出恭?”眾人目瞪口呆,也就是方才那一番的議論,他都沒有聽見。 “何時去出恭的?” 婢女想了想手指得臺上的章惇言道:“就是方才此人點評此詩前,即去出恭了。” 眾人聞此不由一愣,臉上露出了似笑非笑的表情。 宴席散了后,眾士子各自返家。 吳安詩,吳安持二人則拿著一疊箋紙來到吳充李氏屋子。 吳充果然還未安歇,他拿起這些箋紙對兩個兒子道:“將今晚宴席上的事大略說一說。” 其實今日宴席上,除了劉幾,章越,還有五六個還未婚配的年輕士子。 雖不說將汴京未婚才子一網(wǎng)打盡,但這也是兩位吳家郎君力所能及的人脈范疇。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