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沒兩日,石榴家的宅基地就拾掇好了,然后就是夯地。 作為主人家,李繼和帶著兒子李榮棕當仁不讓,沖來幫忙的族人們吆喝道:“來,咱們夯地了!” 來李繼和家幫忙的就有李義山的二兒子李繼孝父子倆,跟著揮臂呼道:“夯地了,夯地了!” “夯地的,過來!” 族人們立刻聞聲而動,往這邊匯集。 李繼孝和幾個人搬出村里曬場借來的碌碡做成的簡易夯,把夯上系的十來根麻繩分給涌上來的族人。 拿到繩子的,自發的分站到地基的兩邊,正好一邊六人。 見人站定,李繼孝高聲喊到:“我說兄弟子侄們吶!” 族人齊聲應道:“哎!” 號子聲中,族人們抬起了兩百多斤的碌碡。 “我們使勁抬啊,哎嗨喲哇!” “地基打得好哇,哎嗨喲哇!” “房子永不倒哇,哎嗨喲哇!” “誰要不使勁呀,哎嗨喲哇——是個小狗子呀!” “地腳使勁打呀,大水也不怕呀,哎嗨喲哇!” “我們用勁打呀,哎嗨喲哇!” 族人們打著砸夯號子,把夯抬起,然后又松開手——夯由著慣性結結實實的砸在地上,砸出一個大坑。 待夯落定,又復抬起,如此循環反復,直待夯砸地面上都是白印,這塊地基才算夯好了。 夯地與挖地一樣,辛苦得很,但因著唱著號子,打夯的人便樂此不疲,熱情昂揚。 村里的閑人聽到動靜都來瞧熱鬧,孩子們圍著一片蹦蹦跳跳,跟著唱起了號子,熱鬧此起彼伏。 石榴只瞧著她爹和大哥同幫忙的族人們一樣的步伐,一樣的動作,以及砸在一起的汗水,不免心生感嘆,在落后的生產技術條件下,這種團結協作的精神,真真是可貴得很,是什么也換不來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