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二章 移民北國-《明末之虎》
第(1/3)頁
整個乾清宮中的所有人,在這一瞬間,都安靜了下來。
那一眾書生,一齊把震驚的目光,投向他們隊伍最前頭的黃宗羲。
這個伏跪于地的單薄書生,看上去是這樣弱不禁風,真沒想到,他竟有勇氣說出這樣的話來。
離開這溫暖舒適的江南,率領全家人丁,前往那冬天零下數十度的東西伯利來定居,談何容易!
這樣的重大舉措,哪怕是個一無所有的流民,都不容易作出的決定。更何況現在已在浙江嘉興老家有屋有田,算得上是當地望族的黃家。
這個黃宗羲,竟要率領全家老小,拋離家業有成的故土,前往一無所知的異邦定居,這,這簡直是無法理解的決定。
他該不會是一時糊涂了吧……
李嘯凝重的目光,也同樣緊緊地盯著地上伏跪的黃宗羲,久久無言,心下卻有些莫名感慨。
這個黃宗羲,看起來還真是個在這動蕩時代,尚且心懷遠大理想的讀書人呢。
李嘯一直以為,歷史書上那引起所謂的正面人物,可能在真實歷史上,也不會真有那么高尚。沒想到,此人還真如歷史上那般,是個愿為理想而獻身的人物,這樣的人,在這明末亂世,簡直有如鳳毛麟角般的存在,倒讓自已,一時間還真不知道,到底要如何評價他才好。
“太沖,你之所言,可是實話?可不要在這朝廷大殿之上,對本王口出戲言哪。”
“唐王,學生言出必踐,豈會在此說甚誑話。我等身為國家士子,理當為國分憂,豈有可高談闊論,卻置身事外之理。這移民實邊之策,學生熟思良久,卻為利我中華千秋萬代之根本大計。在下身受國恩,又是國家士子,這般大事不率先垂范,豈可袖手旁觀乎?夫天下之治亂,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于民之憂樂也。唐王此舉,學生必當身體力行以踐之。”黃宗羲一臉平靜地說道。
李嘯久久地凝視著他,心下莫名快意,許久才緩緩而道:“很好,太沖先生這番為國效勞的心思,本王十分欣賞,也愿意支持你舉家北遷之義舉。只不過,你父母年紀已高,安可這般北行萬里而去,此番遷居之舉,可要慎重行事方好。”
“無妨,吾有肖弟黃宗炎,可托父母,我之家居產業,亦皆付其托管。余自率妻妾兒女北遷便可。”黃宗羲的語調有不容置疑的堅定。
李嘯點點頭,站起身來,從丹階緩緩而下,來到黃宗羲面前,將他虛扶而起。
“太沖先生,請起身說話。“
“謝唐王。”
黃宗羲起身后,李嘯嘆道:”太沖先生真乃我大明讀書士子之楷模是也。若天下士人皆能如太沖先生這般憂國憂民,身體力行,則大明天下復有何憂。”李嘯長嘆一聲,臉上滿是欣賞之色:“太沖先生之見,本王同意了。”
黃宗羲向李嘯長揖而拜:“謝唐王成全,那在下與眾人就先行告退了。回去后,再向哭廟的一眾士子,傳達唐王之本意,決不會再有鬧事之舉了。”
“很好,那接下來之事,就拜托太沖先生了。”
望著一眾士子退去的身影,李嘯的臉色,是洋溢而出的歡喜笑容。
沒想到,黃宗羲這位鬧事的發起者,竟被自已一番言語順利說服,反過來替自已解了這哭廟一事,此人真真忠直可用。看來,將來他到了東西伯利亞后,要想辦法讓他為自已所用方好。
李嘯略一思慮,便提筆寫信,飛鴿鴿傳信給了第五鎮鎮長武壯,令他到時要好生接待并安頓黃宗羲一家。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任丘市|
大渡口区|
肥东县|
张家口市|
广元市|
曲阜市|
微山县|
黔西|
广州市|
南投县|
靖西县|
克拉玛依市|
四川省|
西贡区|
洪洞县|
武义县|
南郑县|
岱山县|
枣阳市|
余庆县|
乌鲁木齐县|
通化县|
孝昌县|
从江县|
临沧市|
延边|
玉龙|
岑溪市|
新邵县|
宁远县|
萝北县|
鹰潭市|
朝阳县|
隆林|
青川县|
漳平市|
开鲁县|
中阳县|
宣汉县|
厦门市|
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