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四章 孤城之困-《明末之虎》
第(1/3)頁
吳三桂這句反問,讓眾人又是一愣。
其實,他的每個屬下,在與吳三桂長期共事之后,都會了解到,吳三桂這人,雖然聲名在外,譽滿當朝,但他其實是個相當優柔寡斷,猶豫不決的人。
指望這樣的人,能殺伐決斷,能在混亂的時局中,迅速做出敏銳合理的計劃或安排,是根本不現實的。
而且,由于吳三桂有這種好謀無斷色厲內荏的性格,讓他漸漸養成了十分喜歡諉過他人的習慣。
所以,當他這句氣勢洶洶的反問說出來后,一時間,客廳之中,竟是一片寂靜,無人敢于回答。
當然,更真實的原因,其實是現在吳三桂部兵馬,駐守于寧遠城中,已成孤懸于山海關外的一只孤軍,北有滿清,南有流寇,被這兩股勢力南北夾住,內外交困,已然動彈不得,想要做出合理的決定與舉動,實是困難。
直到現在為止,吳三桂半點也沒有表現出,要如真實歷史上所說的那般形狀。即為了陳圓圓不顧一切地與流寇拼死爭斗,甚至因此而不些引清軍入關。相反地,現在的他,依然只是在緊張而精細地權衡局勢,想找到對自已最為有利的一條出路。
其實呢,真要說吳三桂對陳圓圓有多少深愛,有多少喜歡,根本就不盡然,甚至可以說,這僅僅只是小說家的一廂情愿。
真實歷史上,李自成在攻下北京后,曾派密云總兵唐通,攜帶了數十萬兩銀子,到了吳三桂軍營中來勸降,交了李闖的親筆書信后,不免要游說一番。
而唐通的勸詞,無非是新主(李自成)對老總兵(吳襄)十分禮遇,希望吳將軍認清形勢力,共圖大業,成為大順朝的開國元勛。吳三桂信以為真,頓時心動,便帶兵入關,準備前去投降李自成。
全軍一路行軍至沙河驛,這時,他派往京城的密探前來報告,李自成在京城對達官貴人“拷掠追贓”慘不忍睹,吳襄也未能幸免。吳三桂不勝氣憤,卻還只能強撐著說,等自已去了,大順軍必定會把父親與財產放回。
不料,他話一說完,那密探又報告說,除了他父親吳襄已經被李自成拘押外,就連夫人陳圓圓也已經被他們抓走了。
吳三桂一聽,頓是怒不可遏,他拔出寶劍,怒吼道:“逆賊如此無禮!我吳三桂堂堂丈夫,豈肯降此狗子,受萬世唾罵,忠孝不能兩全。”說罷,立即指揮軍隊,退回山海關。
這就是所謂的“沖冠一怒為紅顏”的由來。
細細揣摩,其中多有夸張之處,不乏渲染與夸張的成分,與真正的歷史,極可能相去甚遠。
而哪怕就從這段話的字面來看,這吳三桂的“沖冠一怒”,并不僅僅為了一個紅粉知己,更著眼于“報君父之仇”這樣的綱常倫理,這才是他采取這般行動的最根本原因。
有一個最明顯的證據,就是在一片石打敗李自成之后,當唐通來勸降時,吳三桂提出的唯一條件是,就是把崇禎的皇太子交給他,而沒有說把陳圓圓交出來。
由此可見,這位令小說家們津津樂道的陳圓圓,在吳三桂心目中的真實地位,其實也就不過是比普通姬妾高出一頭罷了,遠遠達不到令吳三桂為其喪失理智的地步。
而最終,吳三桂引清兵入關,一路南下,打跑李自成并重新得到陳圓圓后,陳圓圓也與他的其他侍妾一樣,一直跟隨吳三桂輾轉征戰。吳三桂平定云南后,圓圓進入了吳三桂的平西王府,有過一段極其短暫的“寵冠后宮“時間。(《十美詞紀》)。
吳三桂獨霸云南后,陰懷異志,窮奢侈欲,歌舞征逐。構建園林安阜園,“采買吳伶之年十五者,共四十人為一隊“,“園囿聲伎之盛,僭侈逾禁中“。陳圓圓因年老色衰,加之與吳三桂正妻不諧,且吳三桂另有寵姬數人,于是日漸失寵,遂辭宮入道,“布衣蔬食,禮佛以畢此生“(《天香閣隨筆》)。一代紅妝從此豪華落盡,歸于寂寞。
所以,綜上所述,以筆者看來,象吳三桂這樣完全以自身利益為絕對導向的人,在長期的征戰斗爭中早已心硬如鐵之輩,會為一介女流而沖昏頭腦,做出沖動而不合情理的舉動,其實,是根本不可能的。
歸根到底,吳三桂之所以最終選擇叛順投清,還是他從流寇對自已父親及愛妾的所作所為中,看清了流寇積習難改,難成大事,才最終決定改換門庭,去為韃子忠心效力,從而為自已謀取更大更好的進身之階。
只不過,吳三桂的精心算計與歷史臭名,最終讓一個無辜女人來背鍋罷了。
此時,廳中沉默了一陣,方光琛才沉聲稟道:“平西伯,據手下來報,到現在為止,密云總兵唐通,薊門總兵馬科等等,俱已投靠流寇,估計幾天之后,流寇也定會派人過來招降我們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州市|
保山市|
新平|
闻喜县|
来安县|
岳阳县|
云南省|
永善县|
临潭县|
曲阜市|
安庆市|
宾川县|
龙岩市|
石门县|
溆浦县|
延安市|
海丰县|
平泉县|
防城港市|
平江县|
深圳市|
成武县|
微博|
依安县|
花莲县|
公主岭市|
肥西县|
宁武县|
高唐县|
体育|
岐山县|
延津县|
杨浦区|
江油市|
龙口市|
新田县|
深州市|
丹棱县|
兴安县|
易门县|
兴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