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順建國-《明末之虎》
第(2/3)頁
他近乎本能地想到,要立即調派駙馬李嘯的唐軍前去征剿,只不過,他又擔心本已勢大的李嘯,若再讓其打敗了西北的李自成等流寇,其勢只恐愈發難制。
再說了,崇禎也知道,現在李嘯兵馬的主力,正在全力北伐攻打滿清,若是再想讓分兵去西北,只怕力不能夠。且就算李嘯立即從遼東撤兵趕往西北,這千里跨進,時間亦來不及了。
在這樣的猶豫不決中,勢力龐大的李自成,卻開始在陜西頻頻用兵,四處攻打州縣,整個陜甘的軍情,已是愈發緊迫如火燃眉睫,向朝廷告急的文書雪片一般飛來。
“報!流賊兵克渭南,知縣楊暄戰死,被敵兵戳尸分塊,縣中教諭張馥,訓導蔡其誠及縣中生員,皆力戰而死,賊大掠渭南,十戶九空……”
“報!流寇攻陷華州,前南京史部尚書南且仲,與其子一道,俱被賊兵炮烙至死,賊兵縱火焚城,屠盡軍民,華州已為廢墟……”
“報!李自成部流寇攻陷臨潼,故四川恤刑郎中郭宗振,故山海關游擊李承燦,故寧夏守備薛國蕙與其弟國華俱被活活苔死,其狀慘不忍睹……”
“報!賊兵攻下商州……”
一連串丟城失地的可怕消息,讓崇禎如坐針氈,在首輔陳演的力薦下,崇禎只能倉促下令,把陜西總兵孫傳庭,擢進為兵部尚書,同時兼四川、河南、陜西、甘肅四省軍務總督,稱為督師,并賜尚方寶劍,要求其集中四省兵馬,全力征剿李自成部匪寇。
對于崇禎這道十分嚴厲,甚至可謂慌不擇路的圣旨,兵部侍郎張鳳翔明確表示反對,他向崇禎奏稟道:“孫傳庭屬下,為天下僅存之忠于陛下的精兵良將,皇上只有此一付家當,萬萬不可輕動啊!”
對于張鳳翔的奏稟,心急如焚的崇禎皇帝,自是完全不予聽從。為了陜西局勢盡快平定,他連發圣旨,責令孫傳庭限期剿匪,不得有誤。
升任兵部尚書的孫傳庭,本不欲倉促出戰,可是在朝廷的催逼下,他不得已四下集結兵力,親率白廣恩等部共10萬兵馬,出師潼關,自閿鄉次陜州,進剿李自成部。
同時,他傳檄湖廣總珍左良玉,河南總兵陳永福、川北總兵秦翼明這三部兵馬互為犄角,一道西進關中,以加強明軍后備軍力,確保明軍在進攻流寇時,有足夠的兵力補充。
本來,孫傳庭還想抽調駐在川東和鄖陽一帶的唐軍征西營兵力,但他又深恐這些唐軍一動,那已然盤踞川中大部,并且定都成都自立為王的張獻忠,將再無人可制,極可能會包抄自已后路。這樣的事情若是發生,簡直有如噩夢一般,故這些唐軍的兵力,他不敢輕易調動。
孫傳庭這邊調兵遣將,準備與李自成決一死戰之際,李自成在商州城中,也與一眾謀士緊急商議,要如何打敗來犯的孫傳庭。
牛金星率先提議,要全軍撤出陜西,避其鋒芒,然后集結力量,揮師直取北京。
楊永裕則說,要全軍撤出陜西,兵進河南,然后一路揮師東南,最終攻下富庶的金陵及整個東南錢糧要地。
他兩人說完,首席謀士顧君恩,卻對這兩種意見,盡皆加以否決。
他對李自成說道:“直取京師之計,太過急切,萬一路有所阻,京城攻打浰,而陜西后路已失,我軍安歸乎?至于兵進河南再取金陵之計,又太過迂緩,且千里進軍,明軍定有充足時間,來對我軍進行前后夾擊,故此計亦不可取。故以顧某看來,還是要立足于陜西,集中兵力打敗孫傳庭為要。只要我軍此戰獲勝,整個陜西,明軍將再無力量可以守衛。而關中的沃野千里,百二秦關,亦皆屬我也,此等王霸之資,豈可輕棄?此事濟后,我軍再揮師山西、宣府,直搗京師明廷,則天下可定,霸業可成矣!”
顧君恩這段話,極對李自成胃口,他立即拍板決定,采納其策,全軍在商州集結,與孫傳庭決一死戰。
于是,在商州城外,李自成部大軍近20萬,與孫承庭的10萬兵馬,展開了一場驚天動地的大戰。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安市|
靖边县|
鸡东县|
凌云县|
福贡县|
清原|
绍兴县|
会泽县|
吴忠市|
泗洪县|
宿州市|
勐海县|
瓦房店市|
百色市|
托克逊县|
郸城县|
太白县|
政和县|
郓城县|
武强县|
涿鹿县|
广昌县|
玉环县|
沧源|
防城港市|
黎川县|
泾川县|
方正县|
长海县|
武安市|
凤庆县|
本溪|
田林县|
万山特区|
玛多县|
庄河市|
新郑市|
三门县|
永宁县|
陵川县|
雅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