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拿錢買人-《明末之虎》
第(2/3)頁
陳子龍笑道:“確是有計,不是,非是學生所思謀得來,而有另有一高士,為李大人思謀得一條好計策。”
李嘯大奇:“卻是何人?”
“李大人,這位,便是前任吏部右侍郎,后為南京太常卿的姜曰廣,姜大人。”
李嘯大喜,忙道:“好啊,好啊,本伯萬沒想到,竟有姜侍郎這般高潔之士,愿來投我,本官著實歡喜。卻不知,姜侍郎是何時來投,現在又在何處?”
李嘯,對這個前來投靠自已的姜曰廣,這般歡喜向往,其實,完全來自于他前世所讀過的《明史》中,對姜曰廣的一點書中印象。
姜曰廣,字燕及,江西南昌府新建縣人,今年五十六歲,明萬歷四十七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天啟六年以一品冠服“上國天使”的身份,出使朝鮮,去時不帶中國一物,歸時不取朝鮮一錢。為此,讓一眾朝鮮君臣,從上至下,深為嘆服,特立懷潔碑以紀念這位上國天使。
從朝鮮回國后,姜曰廣又奉旨閱視東江鎮帥毛文龍所在之皮島,上疏大贊其為國之豪杰,望天啟皇帝能重用毛文龍。他在奏章中對皇帝說道,它日大明若要興復遼東,必得從東江起,必為重用毛帥之兵,這般頗有遠見卓識之語。
或惜的是,天啟皇帝忙于木匠活中,根本沒有重視他的建議。但從這一點可看出,姜曰廣雖是東林黨人,卻能凡事以國家為重,識賢任能,其能力胸襟,遠比一眾只識內斗攻訐爭權奪利的朝臣,強得多了。
只不過,這般賢材,因其高潔之態,觸怒了向他索賄不成的魏忠賢,又以其為東林黨人,故對其極為嫌惡,終于找了個借口,讓他免官回家。
直到崇禎初年,魏忠賢倒臺后,姜曰廣才被重新起復,擔任禮部右中允一職,后官至吏部右侍郎。只不過,又因其剛直廉潔,得罪了首輔溫體仁,被貶為南京太常卿,姜曰廣見自已一腔抱負,卻只得在這閑職上,碌碌無為虛度光陰,故心情激憤郁積,于是,在今年年初,借病辭歸。
在正史上,直到崇禎十五年,才再度重新起復,擔任詹事,掌南京翰林院。后來,南明時,弘光皇帝又把他提拔為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與史可法、高弘圖并為南中三賢相。
只不過,隨后姜曰廣又為馬士英所忌,并羅織其五大罪狀,欲將他治罪拿辦。姜曰廣見國事紛亂,群臣內斗不休,于是再度心灰意冷,乞病休歸。
永歷二年,金聲桓在江西反正,邀姜曰廣起義。原本在家閑居的姜曰廣,不故年邁,慨然應諾,并散盡家財充為軍資,讓金聲桓十分感慨。
只不過,因金聲桓部寡不敵眾,又外無援軍,起義僅半年多,便于永歷三年正月十八日,最后據點南昌城,被清軍大將譚泰,率領從南京趕來的清軍攻陷。而在清軍破城這一刻,姜曰廣留下“六歌”及絕命詞一章,率全家32口投塘自盡殉節,為大明盡忠。
見李嘯這般關切神態,陳子龍笑道:“李大人,姜侍郎之所以能來,說起來,全是大人重用劉部長之故呢。”
李嘯哦了一聲,復問道:“莫非,是現為我軍監察部部長的劉宗周,引薦姜曰廣到我軍之中的么?”
陳子龍笑道:“正是,劉部長自擔任我軍監督部部長以來,深為李大人治理之效嘆服,故其除了做事愈發勤勉之外,更積報推薦一眾與自已有舊的去職官員,來投效大人。這位姜侍郎,便是在劉宗周多封書信的鼓動下,才下定決心,從江西北來登州,為大人效力。”
“哦,那姜曰廣,卻是在何處?”
“稟李大人,姜曰廣來投大人后,見大人正好去了金湯城,于是,他在登州呆了幾日后,便前去登州各縣鎮親自視察,以了解實際情況,于昨天晚上,才從赤鳳城返回呢。他的這條招攬流民的計策,還是上午時,與學生閑聊時之際,才無意中說出。”
“那請臥子速帶姜侍郎來此,本伯將親自向其詢計。”李嘯連忙說道。
“學生遵命。”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静乐县|
出国|
石渠县|
北京市|
梁山县|
朝阳区|
剑阁县|
云霄县|
华阴市|
华安县|
巴中市|
育儿|
翁源县|
黎城县|
丹寨县|
通州市|
璧山县|
佛学|
南江县|
本溪|
宁蒗|
通辽市|
邯郸市|
玛多县|
古浪县|
刚察县|
温泉县|
依兰县|
原平市|
抚顺县|
垣曲县|
开鲁县|
米脂县|
泸水县|
福鼎市|
鲜城|
禹城市|
余干县|
谷城县|
榆中县|
青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