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勛章制度-《明末之虎》
第(2/3)頁
軍中監撫司,隨后開始給中士、上士、銳士們上漆刻牌。
戴著新刻好上漆的頭盔與腰牌的軍兵,容光煥發,人人臉上都是一臉的欣喜與驕傲。
李嘯的話語響在每個人耳邊。
“。。。。。。各位都是我軍的驕傲,我軍的棟梁,希望你們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繼續刻苦訓練,努力加強技藝,本官希望,明年的考試中,有更多的戰兵,能獲得軍階進級,為自已,為我軍爭得更多更大的榮耀!”
李嘯的講話結束后,一片熱烈的歡呼聲洶涌響起。
“萬勝!”
“萬勝!”
“殺韃虜,立功名!”
“殺韃虜,上天庭!”
。。。。。。
見戰兵們如此士氣高揚,群情振奮,李嘯心下滿是歡喜。
在軍階考核實施了一個月后,李嘯下令,著鐵龍營與金狼營也同樣實行這樣的軍階制度,讓這套制度,成為猛虎軍獨有的軍隊制度與文化。
命令頒布后,李嘯愉快地想道,這一步軍階改制,算是成功實施了,也許,自已可以開始象近代軍隊一樣,開始給部隊設立勛章了。
李嘯記得,勛章似乎是拿破侖為激勵部下奮勇作戰而發明的。
當時有人嘲笑他,說這是哄騙成年人的玩具,結果拿破侖一本正經的說道:“確實是這樣,只不過,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在生活中被玩具所操控。”
在近代社會,軍功勛章已成為了展示與記念一名軍人榮耀與傳奇最好的表達方式。
李嘯決心把勛章制度也融入自已的軍隊中,把它變成自已軍隊文化的獨特組成部分。
讓勛章成為每一個有重大軍功的士兵永恒的榮耀與驕傲。
李嘯親自設計了三種勛章,并按軍功品級分了三等。
第一等為龍吟勛章,由黃金制成,勛章正面是一條騰空飛躍張口吟嘯的金龍。
第二等為虎嘯勛章,由純銀制成,正面圖案是一只張牙舞爪回首狂嘯的斑斕猛虎。
第三等為鷹擊勛章,由精鋼刻制,圖案是一個張開巨翅伸爪撲擊的雄鷹。
三種勛章設計大小為倒圓角的小長方形,比腰牌略小,旁邊有卡扣,可以固定扣搭在腰帶上。
本來,李嘯想與現代一樣,設計成用別針扣在胸前的那種,但是現在的軍士們都是身穿盔甲,無法佩戴。
因為,李嘯設計成可以掛在腰帶上的模式。這三種不同材質與圖案的的勛章,代表了軍功的大小與難易程度。
最難得到是的龍吟勛章,除非獲得極其重大的功勞,要全滅敵軍,俘獲或擊殺對方主帥之巨功,方可頒發。
其次是虎嘯勛章,則要立下重大功勞,如擊殺敵軍大將,或個人殺敵極多,能起到扭轉戰局的作用,或是以很小的代價獲得極大功績與戰獲,方可得到。
接下來是鷹擊勛章,則是頒給戰陣英勇,殺敵致果,在戰場上有突出貢獻的將領或軍士,只有在陣戰中表現最杰出的英勇戰士,才能得到。
李嘯不打算把勛章變成人人都可拿到的那種模式,這會大副貶低勛章的價值。
不管什么珍貴的東西,一旦泛濫了,價值便會迅速縮水。
這精心設計的勛章,只有頒發給有突出貢獻的少數人,才能真現體現勛章的尊貴與榮耀。
李嘯專門找到了一批曾給做過雕刻工的匠人,讓他們利用倉庫中的黃金,白銀與精鋼來分別制做勛章。
同時李嘯定了個數量,讓匠人根據勛章獲得的難易程度的不同,分別制作一定數量的勛章。
隨后,李嘯召開全軍大會,告訴全軍將士,從現在開始,每次戰斗,除了例行賞賜外,還會開始頒發勛章,根據軍兵將領軍功大小,頒發不同等級的勛章。
而軍功的審核,則有嚴格的規定。
首先將領與鎮撫隊共同核定,隨后李嘯派人核實,最后經李嘯批準后,方可頒發勛章。
為了增強對將士們的吸引力,讓他們在陣戰中更加勇猛殺敵,奮力戰斗,李嘯決定,勛章除了代表榮耀外,更同樣與物資待遇掛鉤。
龍吟勛章,一次性獎勵銀子500兩,有見到除營長副營長及以上軍官外,副營長以下軍中官員皆不跪拜的權力,全家免除賦稅,另外可在猛虎軍新拓的海外領地上,獲得賞地二百畝。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若羌县|
南通市|
手游|
双桥区|
治县。|
乐安县|
明星|
上饶市|
永善县|
福安市|
钟祥市|
夏河县|
特克斯县|
江门市|
奎屯市|
开化县|
无锡市|
青龙|
顺义区|
准格尔旗|
景宁|
闽侯县|
五莲县|
呼伦贝尔市|
保山市|
山东省|
台北市|
和田市|
招远市|
泸西县|
佛山市|
大连市|
石林|
尖扎县|
祁东县|
伊通|
新密市|
淳化县|
濉溪县|
乐东|
恩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