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接收濟州島-《明末之虎》
第(2/3)頁
從漢江入海口的江華島,前往朝鮮南端的濟州島,約有五百多公里多遠。本來按李嘯軍的那些俘獲的荷蘭船期只的速度,平均可達4節以上,但因為加入了那些原先東江鎮水師的海艙船、趕繒船、鳥船等慢速船只,現在李嘯軍水師的平均船速公為2節不到,每天可走近90多公里,故整個船隊,在六天后,方到達濟州島。
當看看到海天盡頭,那呈現出迷蒙的青綠,長滿了萋萋芳草的濟州島海岸,出現在自已面前時,李嘯心下,充滿了無限的喜悅。
濟州島是朝鮮第一大島,位于韓國西南隅,黃海與東海的東端界限處,北面隔濟州海峽與韓國本土相距82千米,東面隔朝鮮海峽與日本相望,西面隔黃海與中國相離,南面朝向東海。
濟州島地處北緯33度線附近,現在雖然是小冰河時期,但因濟州島周邊有暖流經過,氣候溫和,冬季干燥多風,夏季潮濕多雨,具有典型的南國氣候的特征,是朝鮮平均氣溫最高、降水最多的地方。在現代韓國,濟州島有韓國夏威夷之美稱。
現在的濟州島,屬于朝鮮全羅道管轄,整面積1845.5平方千米,面積雖大,人口卻很少,只有二萬余人。整個島上,除了軍民百姓外,還有大量地位相當于農奴的官奴婢,島上最大的城市是濟州城,另設有大靜縣,和旌義縣兩座縣城。
按朝鮮的官制,濟州城中,最大的官員為牧使,亦稱為濟州觀察使。現任觀察使是朝鮮李氏皇族的遠支李仁卿。
能得到濟州島,李嘯心下極為欣悅。
雖然現在的濟州島,因為人口稀少,且基本上沒有太多的開發,但擁有這樣的良好環境,將來發展的潛力,卻是十分巨大。對于李嘯軍的進一步壯大,可謂極其重要。
李嘯打算,將這濟州島,開發成重要的農業基地和漁業基地,并使濟洲海港成為銜接山東與臺灣的中間過渡港口和重要的商品批發集散地,亦可使得水師航行與補給,更加方便。
當在,還有一點最為重要的便是,讓這座濟州島,在將來成為面向日本海的前哨基地,為猛虎軍將來前往東北亞拓殖,諸如前往蝦夷、庫頁島、以及外滿洲,甚至東西伯利亞等地,提供一個相當可靠的出發點。
李嘯正暇思之際,船只不覺已到濟州港之中。
早已接到交接命令的濟州牧使李仁卿,親率文武官員,前來港口迎接。
“濟州觀察使李仁卿,拜見天朝上國李大人。“
身穿紅袍的從三品文官李仁卿,率先向李嘯屈膝跪拜。
“李觀察使免禮。“李嘯笑吟吟地走過去,虛扶起他。
在禮節性地寒暄了幾句后,李嘯便問道:“我部現在接來接收濟州島,李牧使可令下屬臣民人等,皆準備完畢了么?”
李仁卿忙答道:“稟李大人,下官早已派出手下,通知了濟州島上,各州縣的2萬余名軍民百姓,這些人,聽聞李大人愿出安家費讓他們前往全羅道定居,皆是十分歡喜呢。”
李嘯笑道:“甚好,你可安排下去,就從明日便開始移民離開,且由我大明官軍出資,按每人5兩的安家費用分發給百姓,資助他們前往全羅道安家立業吧。”
聽了李嘯這般慷慨的允諾,李仁卿十分高興,他急急而道:“大人,現在我朝鮮之中,一戶數口之家的普通農戶,建好家房,購買土地,總共花費也不過6兩多銀子足矣,大人這般豪闊,這些搬遷的百姓,倒是可以大賺一筆了。”
李嘯嘆道:“百姓遷居生活不易,且搬往新地,多有用錢之時,本官卻也不愿委屈了這些貧苦百姓。不過,為免官員貪墨,這筆銀子,本官在百姓們登船離開之際,按人頭分發,確保百姓皆有銀錢可領。”
聽了李嘯這番話,李仁卿臉上露出尷尬之色,他訕訕地笑道:“李大人身居高位,卻心細如發,深察民情,本官實是欽佩之至。本官在想,這百姓安頓完畢,這島上的官員們,遷居花費,卻需更多,大人您看。。。。。。”
李嘯知道他欲語又止的背后之意,便笑道:“李牧使,爾等一眾官員,待我軍核查人員名單后,自會按品級分發安家費用,比百姓卻要高上許多,這個你卻不必擔心。”
李仁卿見李嘯答應得這般痛快,心下極喜,隨后他臉上堆起燦爛笑容,便引領著李嘯全體軍兵,上岸入營休息。李嘯等官員將領,則被他迎入濟州城中,安排盛宴招待不提。
進城之際,李嘯注意到,這濟州城,皆是由大小石塊搭建而成,周長僅有二里有余,面積十分狹小。其城墻不過兩丈多高,外觀上十分粗陋不堪,而城墻上基本沒有防御,只擺了兩三門長滿了銅綠與苔蘚,純為擺設的小火炮,另有數十名軍兵來回巡邏,人人都是一副懶散麻木的模樣。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平县|
德保县|
大新县|
赤峰市|
阿拉善左旗|
顺义区|
博湖县|
营山县|
宝兴县|
兴隆县|
西和县|
湘潭县|
屏东市|
肥城市|
岢岚县|
信宜市|
镇康县|
缙云县|
云阳县|
延吉市|
顺义区|
邹城市|
汨罗市|
桓仁|
曲阳县|
酉阳|
睢宁县|
阿鲁科尔沁旗|
霍邱县|
公主岭市|
松溪县|
绍兴县|
永康市|
陇西县|
石首市|
东山县|
平谷区|
内江市|
正镶白旗|
沅江市|
奈曼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