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百三十八章 荷蘭人的野心-《明末之虎》


    第(2/3)頁

    這里有必要簡要介紹一下荷蘭人拓殖臺灣的經過。

    早在十六世紀中期,有葡萄牙船只在經過臺灣海峽時,有個船員偶然遙望,發現一個青蔥翠綠的海島,禁不住喊出Formosa(葡語美麗島之義),就這樣。這個福爾摩莎(Formosa)。就成了西方世界對臺灣島嶼的固定稱呼。

    從此時始到1624年,臺灣一直未有外國侵略軍來占領,直到1624年荷蘭人被巡撫南居益打出澎湖后,荷蘭人和中國官方達成協議,同意把設置于澎湖的要塞和炮臺毀壞,而轉移至當時的臺灣島,明朝亦不干涉荷蘭對臺灣的占領。荷蘭人首先在北汕尾(今臺南四草)建立簡易的商館,正式在臺灣落腳。

    隨后,于一六二五年,荷蘭人在一鯤鯓(今臺南安平)筑熱蘭遮城,作為屯兵與侵略的主要據點。這便是臺灣為外來政權占領的開始。

    從此之后,直到現在,荷蘭人用槍炮之威和殘酷殺戮,逐漸征服了整個臺南地區,隨后荷蘭人不斷涌入這個地區,長期固定居民多達過萬,海陸軍兵共有數千人之多。

    而自荷蘭人占據臺南后,他們將那些聽命于自已的土著,稱為熟番,而那些尚未屈服于其威壓的的臺灣土著,則稱為生番。

    在前幾年,見荷蘭人在南臺灣干得風生水起,西班牙也蠢蠢欲動,立即出兵占領了北臺灣。自此以后,臺灣的西部平原地帶,才形成了北部為西班牙人占領,中部為鄭芝龍部占領,南部為荷蘭人占領的三家分據態勢。

    當然,荷蘭的野心不僅僅滿足于只在臺灣這片蠻荒之島,在臺灣穩定立足后,野心漸漸膨脹,又有復侵澎湖及福建的打算,終于導致了崇禎六年的料羅灣大海戰。

    這一年農歷六月初一(公歷1633年7月6日)起至九月二十(公歷10月22日),明朝方面先后投入了戰艦150多艘,士兵幾萬人。荷蘭人方面,則是印支殖民總部,派遣數十艘最新式帶加農炮的戰列艦,在福建金門東南海岸料羅灣展開激戰,最后游擊將軍鄭芝龍為前鋒主將的明朝水師,以絕對優勢兵力擊敗荷蘭東印度公司與劉香海盜的入侵聯軍。

    料羅灣海戰是即將滅亡的明王朝與國力蒸蒸日上的荷蘭(七省聯盟已獨立,并建成了荷蘭共和國,但尚未完全從西班牙的統治下獨立)進行的一場大海戰,這場海戰在規模上不亞于鴉片戰爭,最終以荷蘭失敗告終,這次海戰是是中國人第一次在海上大敗西方海軍的戰役。對歷史的影響相當深遠,從此荷蘭人只得專心在臺灣方面拓展,再不敢打澎湖與大陸的主意。

    自去年年初時,荷蘭伯爵范德堡(JohanVanderBurgh),,從巴達維亞調任至南臺灣,擔任第五任荷蘭臺灣總督后,慣于使用當地土人作為間諜與細作的他,便從這些熟番中,招收了不少年輕人作為間諜使用,以刺探臺灣各地情報。

    范德堡伯爵,在今年年末,突然見到有大批明朝官員,來到臺灣南部采購馬鈴薯種子,嗅覺敏銳的他,憑直覺猜到,北面的明朝人,很可能在搞什么大動作。

    于是,他立刻下令,讓那些熟番間諜,悄悄前往北面的李嘯軍地區,偷偷地刺探情報。

    而在派出去的熟番間諜中,能熟練使用荷蘭語與自已交流的黑契,是表現最為出色的一個。

    黑契在離開大肚地區后,一路翻山越嶺,往南疾行,幾天后,便來到了荷蘭人在臺灣的最大據點,位于臺江邊上的赤嵌城里。

    他立刻受到了范德堡的親自接見。

    身著一身鮮紅筆挺軍服,身形高瘦,梳著油光發亮金色背頭,留著兩撇精心修剪的八字胡的范德堡伯爵,坐在自已的豪華辦公室中,一臉嚴肅地聽著跑得直喘氣的黑契低聲斷續的匯報。

    在他的旁邊,一張西式雕花楠木椅上坐著的,是大腹便便肥胖如豬的荷蘭臺灣駐軍司令鮑德爾。與一臉嚴肅呆板而坐的總督范德堡不同,一頭蓬亂紅發的鮑德爾,軍服亂扣,正蹺著二郎腿,手里捧著一杯熱騰騰的咖啡,一邊小口啜飲,一邊以一種漫不經心的態度,聽取黑契的報告。

    “報告伯爵,據在下一路觀察,明人現在大肚、二林、南社等地,招攬了大批移民來此臺灣定居,現在大肚、二林、南社多處荒地,已被明人辟為稻田,依在下看來,這批明人,各地相加起來,至少有幾十萬人之多,應是打算在臺灣長期開拓定居了。”黑契侃侃而道。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浮山县| 阳朔县| 万源市| 武功县| 奎屯市| 九江市| 特克斯县| 喜德县| 上栗县| 宜黄县| 武陟县| 荥经县| 黎平县| 木里| 米林县| 筠连县| 榆社县| 广昌县| 台中市| 娄底市| 刚察县| 克山县| 璧山县| 金山区| 托克逊县| 临安市| 宜兰市| 巨鹿县| 广饶县| 日照市| 凌云县| 合江县| 惠水县| 大城县| 定西市| 金昌市| 高尔夫| 云和县| 黄山市| 穆棱市| 秦皇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