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百三十三章 龍擊炮-《明末之虎》


    第(2/3)頁

    看到這里,可能各位讀者都能感覺到,這樣的炮管冷卻方法,和電腦的CPU水冷十分相象。這種水冷法,唯一的問題是,冷卻速度(也就是水循環速度)還是有講究的,太快冷卻的話內管還是會破裂,當年羅德曼也曾就這個問題進行了反復的試驗,才最終確定了大致的水冷速度。而現在趙杰他們要采用這種方法的話,也完全可以慢慢實驗,找準技術參數,卻應該不是什么難事。

    而一但采用這種方法,對于趙杰他們來說,最大的好處,便是可以大大降低廢品率。

    內模水冷技術,可以保證內外管冷卻速度相同,或者經過實驗與調整,將速度差異控制在安全的范圍下,如此身管就不會因為冷卻溫度不一致,而產生裂疑與內傷。同時炮身因為內外緊致的程度一致,從而更加結實,沒有暗傷,平均壽命可提高近五倍!

    也就是說,普通鐵炮只能打600發就要開裂不能再用的話,這種用水冷法制造的火炮,則能打個3000發才會達到使用壽命。

    據羅德曼當年的數據來看,美國人在采用這個水冷降溫技術后,鑄炮的廢品率從70%到80%,竟然降低到了個位數!

    這種技術,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優點,那就是,可以更方便地鑄造大口徑火炮。

    因為,在鑄造超大口徑炮時,由于口徑越大,則內外冷卻速度差距就越大。因此在自然冷卻的時代,口徑越大的炮鑄造時的廢品率也就越高。而鑄造的價格,也會因此呈可怕的指數性上升。而如果要鑄的火炮大到了一定程度以上,幾乎就是百分之百的失敗率了。

    這也是為何登萊巡撫孫元化,在登州這幾年時間里,大口徑炮鑄成的極少,而多為中小型口徑的火炮的原故。

    而趙杰他們現在鑄成的10門火炮中,全是只能打6斤或8斤炮彈的輕型紅夷炮,那種重達3000斤以上的重型紅夷炮,一門都沒造出來。

    而現在如果使用內模水冷技術的話,就可以徹底解決這個問題了,李嘯一直想擁有的能打12斤或16斤炮彈的重型火炮,也就可以正式生產出來了。

    李嘯向趙杰等人說完這種技術,趙杰及三名葡萄牙人皆是一臉興奮之色,紛紛用紙筆詳細記錄了下來。

    李嘯能明顯感覺到,趙杰及一眾工匠看向自已的眼神中,充滿了敬佩之情,與那些煉鋼工人看自已的眼神十分類似。

    接下來,李嘯再向他們介紹第二種火炮炮管強化技術。

    這種方法,就是雙層或多層炮管嵌套技術,亦稱身管筒緊技術。與趙杰他們現在正在做的銅胎鐵芯炮,很有些類似之處。但具體的制作方法,卻是很有差別的。

    這種方法,則是專門應對防止出現內應力不均勻而在炮管內部產生裂縫的問題。

    只不過,孫元化的銅胎鐵芯法,是直接用鐵管作內模,再于外面澆鑄銅管,這樣的話,是沒有辦法制造向內的預應力的,也是這為何即使僥幸碰到所鑄的炮管沒有裂縫,也往往在試炮時出現炸裂的原因。

    19世紀中期時,歐洲出現了一種炮管多層嵌套技術,簡單來說,是在炮管制造時,造一個內管與一個外管,而外管的內徑要比內管外徑小一些,叫做過盈。理論上這樣的內管是不可能塞進外管里的,但巧妙的地方就在這里,只要把外管加熱燒到數百度,則由于熱脹冷縮,外管會膨脹,其內徑也會跟著放大,等到他的內徑膨脹到夠大超過內管外徑的時候,就可以把內管套進外管里。然后等外管冷卻后收縮,自然就會向內箍住內管,提供一個向內的預應力,使內層炮管變得致密緊湊,大大減少裂縫產生的空間。

    而且,這種技術,真正使用起來也十分簡單,只要能把外層炮管燒紅使之膨脹套住溫度相對較低的內管就可以了。

    這種炮管多層嵌套技術,隨著年代的發展,出現了很多種不同的鑄造方法,例如說,外管可以不用一個完整的套子,而是用幾個環的方式一一套進來。如果是一端有孔而另一端無的完整套子就稱為炮套,若是兩端有孔的環的話就叫炮箍。再者,除了內管外管兩層外,需要的話也可以在外管上再套上第三層、第四層管子,以加強特定部位,尤其是承壓力最大的炮膛尾部的耐壓力。

    這種層層上套的手段,是這種技術的額外優勢。

    眾所皆知,大炮炮管壁一般不會前后一樣厚度,通常是炮口的地方薄,炮尾的地方厚。這是因為火藥在炮尾爆炸,因此炮尾承受的壓力最高,而炮口承受的壓力最低。如果作成前后一樣粗的話,那么炮口的管壁厚度,實際上就是不需要的多余重量。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平县| 蓬莱市| 昌吉市| 宾川县| 新郑市| 连山| 色达县| 长宁县| 吴旗县| 抚州市| 五寨县| 潮安县| 阜新市| 阿鲁科尔沁旗| 莱州市| 保德县| 措美县| 淮阳县| 兴隆县| 麟游县| 岳普湖县| 宁乡县| 宁蒗| 上高县| 桂平市| 平定县| 林口县| 年辖:市辖区| 沛县| 宝鸡市| 育儿| 永修县| 雷波县| 丰都县| 桃源县| 天台县| 阳城县| 平顺县| 高雄县| 荃湾区| 沙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