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坩堝煉鋼-《明末之虎》
第(2/3)頁
見崇禎皇帝這般吝于升賞,楊嗣昌心下暗嘆不已,卻還只得拱手說了一句表揚的話:“吾皇圣明,臣代天下將士,為陛下賀。”
。。。。。。
在京城中暗云涌動,流言四起之際,身在山東的李嘯,雖聽到屬下安全司的稟報,卻并未將此事放在心上。
因為他感覺,這樣弱智的流言,簡直不值一提。而如果崇禎因為這樣的流言,便要來審問自已的話,李嘯才不會如袁崇煥一般,任其擺布。
他自京城返回山東后,首先是帶著英格瑪,去看自已的各位妻子。
李嘯原本擔心,桀驁不馴的英格瑪,恐會與自已的一眾妻妾難于搞好關系,結果沒想到,英格瑪在她們面前表現得十分和氣,得到了正妻朱媺姵、平妻祖婉兒、小妾卓那希的一致接納與喜愛,讓李嘯心下十分高興。
李嘯隨后,便向眾人宣布,正式迎納英格瑪為妾,并安排宴席,款待一眾將領及部下,以為慶賀。
而英格瑪本人,對這些漢人娶親納妾的習俗與儀式,并不十分在意。最讓她激動心喜的,還是在這赤鳳城中,繁華景象遠勝宣府北路的金湯城,看到了太多新鮮有趣的商品與物件,算是大開了眼界。
這個調皮好動的蒙古姑娘,見到龍口港那些商船往來,一直在草原生活,從未見過大海的她,感覺十分新奇。她甚至還未經李嘯同意,就偷偷上乘坐那艘二號福船,與一眾水師軍兵一同出海捕魚,盡管在船上吐了個七葷八素,也算是大大地過了一番坐船的癮。
英格瑪在赤鳳城玩得盡興,李嘯卻沒那么多時間去陪她到處玩耍了。
現在李嘯關心的事情,一是海洋島的水師基地建設,二是鐵龍城的鋼鐵研究進度。
據工業司的報告,現在的海洋島上,船廠在這幾個月中,已初具雛形,船塢及車間均已建成,正大量從東江鎮處,采購從遼東走私過來的大根木材,陰干后備用,預計在年底之時,便可試產第一批小型船只。
鑒于海洋島的船廠進度,有經驗豐富的老匠頭林大壯負責,一切也都在按部就班的進行,李嘯并不特別放在心上,他更關心的,便是鐵龍城的煉鋼技術的發展程度。
李嘯現在隨著官位越來越高,要管的事務越來越繁忙,對于基層的事務,也越來越沒時間親自去處理。一般皆是指明方向與要點,便委托工匠們自行研發。
李嘯現在最希望解決的問題,便是如何大幅度增加鋼材產量。
因為,現在鐵龍城的鋼鐵生產,雖然一切皆已步入正軌,便其實還有個重大問題沒解決。
那就是,現在這種全憑炒鐵爐碰運氣般地生產高碳鋼材,產量實在太少,還有要努力想辦法,才能實行合格鋼材的量產化。
李嘯所想到的辦法,便是坩堝煉鋼。
這坩堝煉鋼,在歐洲1740年時,才出現并使用,但它并不是歐洲人專門發明的技術,我們中華的老祖宗們,早在春秋時期,便發明了這種享譽一時的坩堝煉鋼法。
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到漢朝時最為興盛,用它煉出的鋼材,制成堅固的魚鱗甲、鋒利的環首刀,才有了戰無不勝的大漢軍,才有了將匈奴從蒙古高原打到歐洲的輝煌勝利,才有了“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赫赫聲威!
也許是五胡亂華的戰爭,也許是其它什么莫名其妙的原因,坩堝法在南北朝時期,竟莫名其妙的失傳了。這項源于中國的煉鋼技術,反而墻內開花墻外香,在印度得到蓬勃發展,阿三們用此法煉制的烏茲鋼,制作的大馬士革軍刀鋒利無比,成了綠教軍隊的必備利器,曾經斬下無數十字軍戰士的頭顱,為綠教在歐亞大陸的血腥擴張,立下汗馬功勞。
坩堝法在人類社會中使用了兩千多年,直到十九世紀中后期才被馬丁-西門子平爐煉鋼法逐漸取代,但這種方法,并沒有在現代社會絕跡,因為,二十世紀興起的轉爐、電爐等高級煉鋼方式,又可以看作坩堝法的變種,坩堝煉鋼法在兩千年后,又煥發了新生。
這種曾讓我們的祖先稱雄世界的煉鋼方式,在這明朝時代,因為失傳之故,一直沒有被采用。在這個年代,最接近的煉鋼方式是方爐煉鋼,這種方法,在福建各地被廣泛采用,不過,它煉的是鐵,而不是鋼。
所以李嘯想在這個明末年代,從一片空白中,成功做出坩堝來生產鋼材,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彰化县|
绵阳市|
恭城|
陵川县|
盐津县|
陆川县|
孟连|
紫金县|
房山区|
永德县|
牡丹江市|
易门县|
常宁市|
象山县|
晴隆县|
手机|
泰兴市|
湛江市|
阿鲁科尔沁旗|
金沙县|
二连浩特市|
通山县|
青河县|
辽宁省|
鲁山县|
临桂县|
商都县|
凤城市|
梁山县|
贵溪市|
金门县|
平邑县|
黄山市|
诸暨市|
五常市|
江华|
景宁|
南郑县|
永川市|
会同县|
建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