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百零八章 拓殖臺灣-《明末之虎》


    第(2/3)頁

    因此,正是因為稻田產量有這般高,與北方那些畝產五六斗的旱地,可謂天壤之別,一戶移民分派了5畝田土,便足夠繳納賦稅以及養活一家老小了。

    其實,李嘯給移民安排的這個稻田畝數,是相當優惠的。要知道在當代中國,比如主要的農耕地帶湖南,很多農家每戶只有一畝多地,也是足以供應全家吃糧,并繳納糧稅了。

    隨后李嘯規定,因為今年這第一年,早稻已過了農時,便只需交晚稻的稅賦,每畝稻田今年只交稅兩斗便可,這樣每家只交一石的糧稅。

    待明年可正常耕作后,每畝稻田一次交5斗,一年交二次,總計一石。這樣每戶移民一年共交5石糧稅,另有15石至20石糧食,可以供自家食用,或轉賣給糧商。

    “李大人,這些流民,皆是北方人,不懂種植水稻,我軍過去,可要再去福建請些老農來指導?”丁佑問道。

    李嘯笑道:“不必。我軍從鄭芝龍部手中,接手了近五千的福建移民,他們已在臺灣種植水稻多年,這可是現成的老師,到時指導下我軍的移民們,種水稻當不會為甚難事。”

    丁佑點頭,又問道:“那這五千福建移民,收取賦稅也如我軍移民一般么?‘

    李嘯嘆道:“這些福建移民,因為鄭芝龍部不甚重視,拓展土地有限,水利措施亦未跟上,故產量有限。現在他們既已納入我軍,便與我軍移民一視同仁,同樣每戶指派5畝田土,今年也每畝只收2斗水稻,明年再按每畝5斗的糧稅征收。”

    丁佑笑道:“李大人真是一片仁心,在下記下了。”

    崇禎九年五月十五日。

    在拓殖集團一切都準備就緒后,李嘯安排他們,乘船出發。

    這一天清晨,陽光燦爛,海面風平浪靜,實是出征的好日子。

    2萬名流民,平均每條船發派了2000人,總坐了八艘船只。三千名臺灣先遣軍和所派官員,分坐三條大船,以押運糧食,銀兩,盔甲、武器以及各類生活用具。

    鄭芝龍的其余船只,則大量采購了李嘯軍呢絨、鐵器、生絲等物品,幾乎將赤鳳衛現有的商品存量,搬運一空,總采購額達到二百多萬兩。

    李嘯親率赤鳳衛一眾官員,前往龍口港送行。

    李嘯看到,不少流民,在上船之前,還十分留戀地向遠方眺望,很多人流出難過的眼淚。甚至還有些流民,在上船前,伏跪于地,向著家鄉的方向,流著眼淚磕頭作別。還有一些估計是山東當地的流民,則悄悄地從港口的空地上,挖一塊家鄉的泥土,揣入懷中帶走。

    他們知道,這一去,千里迢遞,南北兩隔,也許今世今生,再難回到北方的家鄉了。

    李嘯心下亦是感慨不已。

    亂世之中,人命如草,有個地方可以養家糊口安穩度日,便是人間天堂了。在現實的生存問題面前,任何的鄉愁與兒女情長,都是不值一提的東西。

    與流民們不同,前往臺灣的李嘯軍3000兵馬,卻是個個意氣昂揚。

    這些日子,監撫司的官員,每天都在給要出征臺灣的軍兵們強化洗腦,監撫們告訴軍兵們,這次能被入去臺灣,是難得的機遇,只要好好把握,相當定會更快地升官晉爵。

    這一點,特別讓那些從流寇轉變為李嘯軍的軍兵們為之向往,而那剛從流民加入李嘯軍的新兵們,亦是個個滿懷渴望。

    男兒功名馬上取,三千里外覓封侯。

    這些年青而充滿活力的小伙子們,在同樣熱血澎湃的李定國羅正兩名年輕指揮的統領下,個個迫不急待地希望去臺灣這片陌生的土地上,建功立業,揚名顯祖。

    碼頭上,李嘯與鄭芝龍兩人拱手道別。

    采購了大批商貨的鄭芝龍鄭芝風二人,臉上皆滿是喜悅之色。二人與李嘯言笑晏晏,并盛情邀請李嘯有機會去福建一觀,他二人定會熱情作陪。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隆化县| 丹东市| 新昌县| 尚义县| 通化市| 乌拉特后旗| 星座| 昭觉县| 平果县| 南京市| 彰化县| 浦北县| 武安市| 保靖县| 克拉玛依市| 无为县| 温州市| 宣恩县| 彰武县| 封开县| 高清| 利川市| 郁南县| 竹北市| 东乌珠穆沁旗| 华宁县| 清苑县| 无锡市| 和龙市| 桃源县| 祁连县| 嘉义县| 清流县| 桃源县| 准格尔旗| 绥化市| 西藏| 东兴市| 资溪县| 辽中县| 彩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