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百四十三章 兵進廬州-《明末之虎》


    第(3/3)頁

    如果,能在這樣的偷襲伏擊戰斗中,有機會誘捕得張獻忠手下重要將領的話,李嘯還有進一步的后續作戰計劃。

    現在,李嘯選定的伏擊作戰地點,便是廬州東面的浮槎山。

    浮槎山,位于今日合肥東面肥東縣境內,海拔五百多米,是廬州境內最高的山脈。浮槎山山勢險峻,峰巒疊嶂,怪石崢嶸,旁有拓皋河環流而過,素有合肥第一險山之譽。

    而浮槎山入山的盤谷山道,險峻非常,陡峭難行,實是伏擊的最佳地點。

    李嘯將部隊在山谷中埋伏好后,張獻忠已圍攻廬州近一周,一直難以攻克。

    張獻忠大怒之下,下令除保留少數圍城兵馬外,手下軍兵分掠各村落,以充實軍用。待擄滅附近村落后,再一同南下進攻舒城。

    張獻忠萬萬不會想到的是,明末的歷史,會在這里,因為穿越客李嘯的到來,走入了一個新的拐點。

    。。。。。。

    初春的陽光,穿過灰色的云層,將淡淡的金黃,涂抹在滾滾南去的拓皋河兩岸。

    一名身穿掩心鏡鐵甲,頭戴六瓣纓盔的少年將領,丹鳳眼,臥蠶眉,一張國字臉英氣非凡,體魄極其雄壯,此時的他,正率著一眾親隨騎兵,沐浴著初春暖陽,在波光粼粼的拓皋河西岸處,駐馬向對岸不遠處的浮槎山觀望。

    這名少年將領,便是張獻忠手下四名義子之中,排名第二,卻是最為勇敢善戰,也最為仁義忠心的少年將軍,李定國。

    李定國,字寧宇,陜西榆林人,崇禎初年時,張獻忠發動陜北饑民反抗官府,當時只有十一歲的李定國,被其收為義子,并改名姓張。(注:為符合大多數讀者口味,接下來,作者還是用李定國來稱呼他)。到了崇禎八年,李定國剛剛十七歲。

    現在,只有十七歲的李定國,雖然年少,卻因陣戰英勇,每次作戰皆是一馬當先,頗受張獻忠喜愛,在張獻忠軍中已經斬露頭角,成為了三千部眾的主將,人稱少將軍,并得外號“小尉遲”。

    他的部眾,剛剛搶掠完這拓皋河西岸的大小村落,在那些村民跪地捶胸的痛哭聲中,他那三千部眾,卻是人人大包小包地從村中三三兩兩而出,臉上滿是得意而快活的神情。

    看到那些被搶村民的凄慘狀況,李定國一臉悲憫狀地搖了搖頭,然后長長地嘆了口氣。

    縱兵搶掠,以資軍用,這是養父張獻忠下的嚴令,畢竟軍無糧則亂,這數萬人的流寇兵馬,一天要消耗的糧食,卻是驚人。李定雖心下對張獻忠這搶掠政策極為不滿,卻也只能默默遵行。

    在攻不下廬州的情況下,李定國部,被張獻忠派到這拓皋河處,搶掠兩岸村落的錢糧。

    只不過,與張獻忠部其他的那些大肆屠.殺.奸.淫百姓的部下不同,李定國的部眾,雖然也從事搶掠,卻鮮有屠殺百姓與奸.淫婦女之事發生,這皆是因為性格仁厚寬慈的李定國,能嚴格約束部下之故。

    現在拓皋河西岸的村落已全部搶完,按原計劃,該再去搶掠東岸那些村民百姓的糧食了。

    現在的李定國,正在河邊,耐心地等待派去對岸打探消息的哨騎們,傳遞消息回來。

    不多時,幾名哨騎打馬從拓皋河上的浮橋上快速返回。

    “奇怪,不是派了十多名騎兵么,怎么只有四五人回來了?”旁邊一名副將模樣的將領,用一種奇怪的語氣自問道。

    這名將領,名叫靳統武,約二十五六歲,雖比李定國大了**歲,卻對極富才干與智謀的李定國相當佩服,心甘情愿當他部下。因此,此人成了李定國最為親密的下屬部將,后來,在原本的歷史上,李定國在云南孟艮府病逝時,還把兒子李嗣興托孤給他,足見兩人之間的感情,相當深厚真誠。

    李定國深深地皺起了眉頭。

    很快,這四五名哨騎,喘著粗氣打馬跑到李定國等人面前,立刻下馬跪稟消息。

    “稟少將軍,我等在對岸哨探時,行至浮槎山口,卻沒想到,竟被數十名土匪騎兵抄襲,我等猝不及防,死了十名兄弟,只有我等拼死逃回啊。”

    一臉哀色的哨騎,聲音剛落,李定國旁邊的副將靳統武,便大聲怒喝起來:“豈有此理!我大軍一路打來,遍地明軍皆畏我如虎,這般土匪竟敢偷襲我軍,真真野鬼欺家神,天包了他們的狗膽!少將軍,請速下令,讓我帶領兄弟們殺上浮槎山去,滅了這股匪兵,為死去的兄弟報仇!”

    (多謝wangang9349a兄弟月票,感謝支持)(未完待續。)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湖北省| 江华| 高清| 开阳县| 苍梧县| 阳信县| 台中县| 清丰县| 阜阳市| 大化| 利川市| 荥阳市| 布尔津县| 彭山县| 灯塔市| 平果县| 安西县| 北安市| 揭东县| 文安县| 灵宝市| 安龙县| 成武县| 灌南县| 扶沟县| 齐河县| 大冶市| 年辖:市辖区| 栾川县| 温州市| 济源市| 依兰县| 富裕县| 疏勒县| 双峰县| 泸溪县| 北宁市| 姚安县| 福清市| 屯门区| 岚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