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百三十八章 上品青鋒-《明末之虎》


    第(2/3)頁

    這一次煉制,起碼打造了一萬五千斤熟鐵,卻只花了不到一天的時間。

    明朝時,在福建漳州,有最大規模的10立方米高爐,一次能出一萬斤鐵,這在當時已是頂尖水平了。而李嘯這次試驗性質的煉鐵,卻一下子就把產量提升了近三分之一,而時間卻縮短了一半不止!

    其實李嘯還沒有讓這座高爐產能最大化,30立方米的高爐有效容積約為20立方米,即使以較低的利用系數,比如2~3計算,每天最少也能煉出將近6噸的熟鐵。

    這種所謂“熟鐵”,其實并不是現代教科書意義上的熟鐵。李嘯前世學過的鋼鐵知識中,國際冶金界沒有生、熟鐵這種說法,現代鋼鐵工業上,含碳量小于0.02%的國內稱熟鐵,國外稱純鐵,質地非常柔軟;含碳量在0.02%-2.11%的叫做鋼;含碳量在2.11%以上的國內稱作生鐵,國外稱鑄鐵。

    而在中國古代,以高爐直接從鐵礦石煉出來的稱作“生鐵”,以經過炒鐵爐炒煉的為“熟鐵”。這種“熟鐵”的碳含量,和炒煉時間成反比,炒得久,碳氧化得多,鐵的碳含量越低,反之亦然,所以其碳含量能在0.01%-1.5%之間浮動,包含了現代意義上的“純鐵”和“鋼”。

    所以古代中國,那種用柳木棍炒鐵的方法,也等于是在炒鋼。只不過工藝很難把握,炒出的成品以熟鐵和中低碳鋼為主,若是中了****運的話,能碰上一兩塊高碳鋼,這個概率,大概與彩票中獎差不多。

    籠統的說,鋼鐵產品中,碳含量越低越柔軟,越高則越脆、硬。中低碳鋼柔軟,用來制作刀劍則不鋒利,古人也把它視作“熟鐵”,只有高碳鋼的韌性、硬度、強度符合制作武器的需求,古人才認為那是“鋼”。

    碳含量地高低決定了鋼鐵質地的軟硬程度。明朝時,低水平的鐵匠,可以通過鍛錘敲打,來發現哪塊成品膠質熟鐵是高碳鋼。而高水平有經驗的鐵匠,在長期的打鐵生涯中,已煉就了一雙能夠分辨那是塊無甚大用的軟鐵,那塊是能制作寶刀寶劍的好鋼的毒辣眼睛。

    顏均就是那種高水平的工匠,他觀察良久,然后用鐵鉗夾起一個怪物史萊克,把這只鐵質史萊克上上下下地看了一遍,一臉激動的神色,。

    “李大人,您恁的厲害!這第一爐炒鐵就出上品精鋼,我顏均色打鐵三十年,都從未有過這般運氣啊!”

    他經驗豐富,看得真切,這是塊相當不錯的高炭熟鐵,又韌又硬,可以打造成相當鋒利的刀劍。

    李嘯微微一笑:“顏作頭,這不過是概率罷了,不足為奇。你試想,以前你在遼東時,你每爐能炒多少?我炒一爐又是多少?這么多鐵,工人們從炒鐵爐里夾出來的有先有后,鐵也就生熟不等,從熟鐵到高碳鋼都有,總能碰上幾塊好鋼。”

    顏均恍然大悟。自已以前炒鐵時,是先將生鐵捶成碎片,和木炭一起放入比這個小得多的炒鐵爐里,然后風箱從爐子頂上鼓風。

    因為鼓的是冷風,要燒許久,生鐵方可融化,再拿棍子攪拌,直到鐵凝聚成團,最后取出鍛打擠渣。

    這樣一次不過炒幾十百多斤鐵,而李大人的炒鐵爐,直接用高爐煉出的鐵水,一次試驗性質的炒鐵,便是一萬五千斤,相當于以前炒百多爐的鐵,從這爐熟鐵中,得到幾塊精鋼,實在不值得驚訝。

    要知道,李嘯這種高爐出來直接進炒鐵爐的冶煉方式,只在一些明朝當時的特大型鋼鐵工坊才有實行,顏均原先所在遼東鐵嶺紅印山鐵場,還是那種最為原始的融化生鐵冶煉熟鐵的作坊式的鐵場,自然得到精鋼的機率極低。

    “李大人,您看好了,我給您打出一柄寶劍來!”顏均看著這塊高炭鋼,越看越喜歡,不覺已是手癢。

    李嘯笑道:“好,今天天時已晚,各位也辛苦了,先去休息吧。明天打好后,我再來欣賞下顏作頭的鍛打手藝。”

    顏均忙道:“大人,這樣吧,我等先把其余鐵塊趁熱打成鐵錠入庫,再去休息不遲。”

    李嘯點頭同意,這時,一眾工匠們,紛紛把那些膠鐵史萊克,粗粗打制成熟鐵錠,然后按品質的不同,分放入不同的倉庫中,以備日后使用。

    次日天剛放亮,在一眾工匠興奮的叫喊聲中,顏均開始鍛造寶劍。

    他高興地夾起精鋼,先放到火上燒得通紅,再用鏨子敲下大約四斤重的一塊,便就其放到鐵砧臺上,用精鍛錘敲打。

    顏均與另一名工匠配合,一個夾鐵,一個揮錘,精鋼很快被鍛錘敲成了薄薄的一片,隨著溫度降低,鋼鐵燒透的金紅色漸漸消退,顏均又把它放到鍛爐上燒得紅熱,拿鏨子敲了中間幾下,鐵鉗一用力,就從中間折彎了疊在一起,再放到鍛爐下敲打。然后鐵片再次被敲薄,再次折疊,冷了就放到鍛爐上加熱……顏均這種反復折疊鍛打的方式,就是所謂的制造百煉鋼。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子王旗| 靖边县| 双鸭山市| 昂仁县| 汉源县| 嵊泗县| 河津市| 筠连县| 穆棱市| 旬阳县| 保定市| 娄烦县| 界首市| 信宜市| 巴楚县| 松溪县| 聂荣县| 开阳县| 高清| 乌海市| 萝北县| 鸡西市| 德惠市| 杭锦后旗| 宁国市| 东莞市| 恩施市| 滨海县| 喀喇沁旗| 霍林郭勒市| 天台县| 车险| 法库县| 高阳县| 隆安县| 沈阳市| 台江县| 永安市| 银川市| 夏津县| 秦皇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