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捕魚與曬鹽-《明末之虎》
第(3/3)頁
當然,私鹽販子們不可能做賠本買賣,他們一轉手,那利潤又將翻倍增長。若是運到某些缺鹽的地區,利潤翻十倍都有可能。
與其這樣,還不如把這中間的利潤自已賺到手。
至于與蒙古諸部走私的風險,現在有了金湯城作掩護,風險可減少很多。畢竟還沒有哪個活膩了的鹽檢司頭頭,敢來防衛森嚴的金湯城尋晦氣。
李嘯相信,真能把所產的海鹽,長途販運至蒙古諸部,那每擔鹽賣個7兩或8兩銀子,絕對沒問題。
利之所在,雖千仞之山,無往而不上。
“薛大富,你的建議甚好,本官采納了。來人,賞薛大富銀子50兩。”李嘯笑著拍了拍薛大富的肩膀。
“謝李大人恩賞。”薛大富接過沉甸甸白花花的銀子,一臉笑得稀爛。
接下來,根據薛大富的意見和建議,李嘯也根據后世的采鹽知識,兩人一齊對整個鹽場進行了具體的設計。
李嘯在龍口灣東部的沿海灘涂處,設計了500畝鹽場,取名為赤鳳鹽場,面積約有40多個現代足球場那么大,全部用薄青石板鋪地,用泥灰加糯米汁彌縫,用青磚砌成如同方格子一般的鹽田。這些鹽田,通過多條彎折的涌道,與大海連接。
李嘯選擇這個位置,可以充分利用海灘空地,畢竟龍口灣這樣的優良深水海港,將來李嘯資金充裕了,可是要用來修建山東第一的進出口海港的,若只是用來修鹽田,卻太過可惜。
這種用海水曬鹽的鹽田設計原理,其實是十分簡單的。
那就是,每當漲潮時,打開閘門,把洶涌而來的海水灌入鹽田。在田中暴曬蒸發掉水份,約濃縮到鹽度15度左右,再打開鹽田地閘門,從溝渠流入鹵水池,在池中沉淀泥沙。澄清后地鹵水用人力抽水車抽入結晶池,于飽和狀態下繼續蒸發,很快就能結出白花花的海鹽結晶。
這種新穎的方法,比起鹽戶們傳統的煮海水制鹽的手段,效率不知提高了多少,是登州鹽場近幾年才新使用的制鹽技術。可惜的是,這樣的新式鹽田,還未來得及產生效益,便被孔有德耿仲明叛軍毀于一旦。
鑒于修建赤鳳城城墻的人手有富余,李嘯決定,由陳子龍負責,立刻抽調一批精干工匠,帶著大批的家屬與俘虜,去規劃好的地方去興建鹽場。
見得李嘯這般支持自已的曬鹽事業,薛大富一臉喜色,他向李嘯介紹道,現在有這一千多人的建筑隊伍,在充足的青石板、泥灰、糯米汁與磚頭供應下,有兩個月的時間,500畝鹽田,數十個大型鹵水池和結晶池,海水涌道,以及鹵水池結晶池的防水雨棚等設施,應該可以全部修建完畢。
鹽場盡管面積頗大,但由于可以使用自已工坊生產的磚頭與青石板,預算節約了不少,據薛大富估計,有1萬多兩銀子便足夠建成了。
見到鹽場井井有條地開始動工,李嘯也十分高興,他任命薛大富為鹽場總作頭,準備在鹽場建成后,招入1000人到鹽場工作,整座鹽場便正式開始運行。
李嘯記得以前化學課中教育過,海水含鹽量大約百分之三點五,那么,一百噸海水即能制鹽三點五噸。
經李嘯測定,如在這北方的深秋時節,鹽田日極限蒸發量能達到6毫米,這樣一來,即使算上雨天不能生產,陰天產量再減半的情況之下,這500畝鹽田,一個月最保守的產量也在一百五十萬斤以上。
這個數量看上去很大,其實相比整個大明朝的食鹽消耗量來說,實在有點微不足道。
史書記載,在明朝,每人每年平均消耗十五斤鹽,李嘯每年的鹽產量15萬擔,只不過夠120萬人吃一年。
這點可憐的數量,相比大明過億的人口,實在少得可憐,幾乎就是滄海一粟。
但對于包括奴隸與定居的漢人在內,人口總數共有數百萬的蒙古諸部來說,赤鳳鹽廠的產鹽量,卻還頗有不足。
李嘯心下樂觀地估算了一下,每年若真能賣給蒙古人15萬擔鹽的話,以一擔8兩的售價,刨去生產成本與運輸費用,就算每擔只有5兩的純利,一年便是75萬兩銀子的巨大利潤呢。
有了這筆錢財,李嘯將來再度擴軍,將不會再有任何后顧之憂。
如果將來,除了蒙古諸部,諸如朝鮮、日本、南洋等地,均能成功建立商道的話,李嘯的這些鹽田,完全可以再度擴建,從而將給他帶來更多的源源不斷的巨額收入與財富。
李嘯心下感嘆,難怪諸多穿越小說,均把制鹽販鹽視為快速擴充錢財的好方法。這制鹽走私的利潤,實在是只有身在其中,才會明白這銀錢數額有多么驚人。
“大富,若鹽場運行良好,待明年,再擴建一倍,讓鹽田數量達到一千畝,從而充分利用我赤鳳衛現有的灘涂場地。”李嘯目光投向遙遠的海天相接處,一臉燦爛笑容,雙眼奕奕生光。
“在下唯大人之令是從!”一臉興奮與向往之色的薛大富,大聲回答道。(未完待續。)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投县|
株洲市|
镇远县|
成都市|
宁海县|
台中县|
江西省|
启东市|
轮台县|
社旗县|
通州市|
马关县|
宝坻区|
扶绥县|
玉环县|
德江县|
嵊泗县|
揭东县|
四子王旗|
永仁县|
太谷县|
成武县|
阿荣旗|
晋江市|
潜江市|
喀什市|
双城市|
西乡县|
华阴市|
太谷县|
东乌|
两当县|
宜君县|
枣强县|
吉木萨尔县|
潜江市|
安溪县|
南雄市|
安岳县|
安丘市|
湖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