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斗將-《明末之虎》
第(3/3)頁
巡撫方一藻沒有說話,只是頻頻頷首,面上同樣滿是激動之色。
不多時,遠遠的,金軍陣中一陣騷動。
猶自佇馬站在原地的李嘯,清楚地看到,約五六百名被俘的明國百姓,宛如一群逃脫猛獸爪牙的小兔子一般,向著錦州城的方向,飛奔逃來。
“這個阿山,卻還頗有信義!”李嘯臉上,浮起了一絲淡淡的笑容。
一名白發蒼蒼的老者,行奔至李嘯身旁,猛地下跪,雙手捧著一條青玉點金蠻獅腰帶,遞給李嘯。
“稟將軍,方才那韃將放回老漢時,將這腰帶給俺,要俺帶給將軍,說是一點小小心意。”
李嘯哦了一聲,用刀尖挑起那腰帶。那老者見李嘯拿走腰帶,立刻起身,復往后回的錦州城逃去。
李嘯細觀這腰帶,發現這腰帶做得極精細,內為軟鋼,外纏黑色蟒皮,周身鑲嵌青玉,并用點金掐牙作飾,當中則是純鋼所制的南蠻獅頭吞帶,威猛猙獰,整個腰帶十分的好看又結實。
翻轉腰帶,李嘯無意中看到,獅頭背面,刻了三個小字。
戚少塘。
李嘯腦海,猛地有如電光石火一般,立刻想明了這條腰帶的來歷。
戚少塘,乃是當時援遼的南軍名將戚金之號。這戚金,是戚繼光之弟戚繼明之子,他手下的一眾浙兵,號稱戚家軍最后殘余火種,在當日渾河血戰中,與四川的白桿兵一起,殺得八旗幾近膽裂,在殺敵數倍后,因遼鎮軍兵脫逃,孤立無援,最終被老奴親率的八旗徹底消滅。戚金犧牲后,被朝廷追贈都督同知,并賜謚號武烈。
這條腰帶,在戚金死后,被后金軍繳獲,老奴為獎勵此戰出力甚多的青年將領阿山,便將此腰帶賜給了他。
沒想到,時至今日,這阿山卻將此腰帶轉贈給了自已,以為戰勝之謝禮。
李嘯突然感覺心里,有種說不出的酸澀與悲涼。
手握戚金腰帶的他,忽然覺得,自已這次單挑作戰,雖然獲勝,但對于真實的歷史來說,影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縱然自已渾身是鐵,能捻幾根釘。
就算獲得再多的單挑勝利,又能對歷史的走向,產生什么有效的改變么?
大明王朝,這個輝煌了二百余年的漢人帝國,距離歷史上的滅亡時間,不過只有十余年。此刻,這個千瘡百孔的垂危帝國,仍在一步步地走向徹底崩潰毀滅的可怕結局,而全國的漢人,也將迎來華夏歷史上,最為黑暗的剃發易服的淪陷時刻。
那么自已該怎么做,才能真正改變這華夏與漢人的可悲命運?而不是與這悲劇名將戚金一般,只能成為大明王朝的陪葬品。
這決不是我穿越回到這個明末世界,想要得到的結果。
心中一片迷茫的李嘯,突然仰起頭,有如一頭受傷的狼一般,仰天長嘯,縱聲大吼。
風沙大起,將他的吼聲撕成碎片,盡皆吞逝。
回到錦州的李嘯,在眾中的歡呼聲中,雖臉上努力擠出笑容,只是細心者可以看到,這位年輕的千戶臉上,隱隱有說不出的失落。
方一藻與祖大壽一起上前,對李嘯大贊不已。心情大好的巡撫方一藻臨時決定,再獎勵李嘯白銀一千兩,以賀李嘯單挑致勝救回百姓之功,李嘯致謝不提。
接下來,祖大壽本想為李嘯舉行慶功宴,卻被李嘯以墩內多事要趕回去而拒絕了。
在方一藻與祖大壽互相試探著討論,要怎么將這搶回600百姓之功盡可能歸在自已身上,從而向朝廷稟功報捷之時,后金大軍開始開拔東行,返軍回沈陽。
而此時的李嘯,正率領著一眾飛鷂子,帶上那賞銀一千兩,沿著南下的官道,神情嚴肅而落寞地返回不歸墩。
未來,該怎么辦?
李嘯一路上,都在問自已這個問題。
(多謝影孑冷風兄弟打賞,希望各位讀者多收藏,多推薦)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义县|
阿勒泰市|
宣城市|
万盛区|
华阴市|
毕节市|
崇州市|
松阳县|
乌兰县|
竹山县|
阿拉尔市|
东兰县|
洪泽县|
清镇市|
霍州市|
金乡县|
无锡市|
永仁县|
乌拉特前旗|
赫章县|
博客|
海阳市|
黄大仙区|
永新县|
建宁县|
云梦县|
宝应县|
简阳市|
丽江市|
囊谦县|
简阳市|
长乐市|
缙云县|
新民市|
长顺县|
乐至县|
常山县|
枞阳县|
襄垣县|
汝城县|
兖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