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李策追妻-《山河美人謀》


    第(1/3)頁

    殿內靜默一瞬,百余朝臣、三司官員和皇帝的目光,全部聚焦在李策身上。

    就連支撐起雙層屋檐的粗大圓柱,還有威嚴聳立的飛檐斗拱,都似乎齊齊屏息凝神,要聽一聽李策進稟。

    安國公府的銀兩,哪里去了?

    除了想聽一聽李策的解釋,大家還奇怪他怎么回來得這么快。

    不是去賑災了嗎?戶部的幾位官員還沒到家呢,李策是飛回來的?

    短暫的安靜后,大殿內響起皇帝威嚴的聲音:“楚王倒是知道嗎?那你不妨說說,然后朕再治你衣著不整、未宣而入之罪。”

    覲見皇帝未著常服,就這么心急如焚地闖進來,當然要治罪。

    然而李策已經顧不得這個。

    他端正跪立,回答道:“兒臣在甘州賑災時,甘州新任知府尹世才想請兒臣到湯泉休息。兒臣拒絕,他便說湯泉其實跟賑災有關,因為甘州地動后不久,就有道人在湯泉處施粥,又向衙門布施一千二百兩白銀,用于賑災。那道人未說自己在何處修行,只在捐贈的文書上,寫了‘濟’字。適才兒臣在殿外聽到安國公府賬冊上也有這個字,便想著或許有所關聯。”

    皇帝緊皺的眉頭微微舒展,詢問戶部侍郎嚴廉道:“你查出的賬冊,是多少銀兩?”

    嚴廉謹慎地回稟道:“今年支取的分毫不差,正是一千二百兩。”

    殿內響起一片驚嘆,為銀兩去向清晰而驚,為竟然用于賑災而嘆。

    那可是一千二百兩,恐怕占了安國公府每年生意利潤的五成以上。

    怪不得寫作“濟”字,這是“賑濟”,是“濟世救人”,是“達則兼濟天下”!

    皇帝微微動容,對葉長庚道:“果真是賑災了嗎?這有什么不好說的?是怕傷了朕的顏面?朕是那樣小肚雞腸的人嗎?”

    葉長庚疑惑地叩首,不比其他人的驚訝少。

    他曾經抱怨過父親很多次,說他拋妻棄子避入深山,還要拿家里的銀兩過活。卻沒想到那些銀兩竟用于賑災了。

    一時間葉長庚心中五味雜陳,他竟不知道自己該用什么樣的態度,來面對父親。

    想到自己身后的妹妹,葉長庚回頭看了葉嬌一眼。

    葉嬌對他笑笑,桃花眼里卻盛滿淚水。不知道是感動的淚,還是慶幸的淚,抑或是在今日,對父親重新了解的淚。

    可是在一片贊嘆聲中,御史中丞百里曦卻繼續發問道:“今年的如此,去年有嗎?前年有嗎?確認這不是巧合?”

    對啊,萬一是巧合呢?

    安國公府有什么證據,來證明自己消失的銀兩,都是用于賑災了呢?

    戶部侍郎嚴廉聞言開口道:“去年是一千一百兩,前年八百兩,大前年一千三百兩,只搬來四年賬冊,缺失的銀兩數目,微臣都已經謄抄下來。”

    “這個好說,”一直仿佛置身事外的大理寺卿汪辰明開口道,“戶部那里每年都有各地賑災募捐的記錄,只消去查一查,便知道能否對上。”

    皇帝抬眼示意戶部去查,這里戶部官職最低的官員便是嚴廉,他又一次抹著汗水離開大殿。

    走到殿外時,守衛在門口的嚴從錚迎上來,喚他道:“父親……”

    嚴廉瞪了兒子一眼,未等嚴從錚開口,便道:“你閉嘴!本官謹遵皇命履職,不管你那些亂七八糟的人情。”

    這種時刻,他是不會站隊,不會撒謊的。

    是福是禍,都看安國公府的造化了。

    嚴從錚僵在原地,看著父親向宣政殿旁邊的戶部衙署跑去。他步履沉沉,氣喘吁吁,已露出些許老邁之態。

    嚴從錚的心里,有些酸澀,更多的是擔憂。

    果然,經戶部查證,這些年來捐贈賑災的銀兩,都有某筆同安國公府的數目一致。

    這些銀兩要么用于抗旱修渠,要么用于救助疫病,最多的是糧荒賑災。只是以前沒有寫“濟”字,但都由道士轉交。

    面對證據,百里曦瞠目結舌。

    這件事是他買通安國公府的賬房先生,查出的紕漏。原以為是一柄利劍,沒想到竟幫別人揚了慈善之名,利劍刺入自己腹內。

    “這……這怎么?”他扭頭看向三司其他官員,見他們竟然也交頭接耳談論起安國公府的慈悲胸襟,百里曦只得僵硬地轉過頭,問道,“為何是道士?為何都是道士前去捐贈?”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方县| 富平县| 阿瓦提县| 惠州市| 云林县| 梁河县| 金阳县| 泰兴市| 霍州市| 波密县| 兰溪市| 石景山区| 洪湖市| 花莲市| 临安市| 米泉市| 集安市| 南宁市| 三河市| 寿宁县| 邵东县| 泽库县| 磴口县| 屏南县| 长葛市| 拉孜县| 馆陶县| 浠水县| 健康| 吉林市| 华蓥市| 南郑县| 于田县| 天峻县| 桦南县| 闽清县| 南漳县| 肥城市| 抚州市| 海林市| 通州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