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大明缺百戰水兵不假,但目前耽羅屬于守備戰,說白了就是陸戰。 朱棣準備送幾萬陸軍過去,幫江珩守耽羅,同時抽調他一半的老兵,充入新的南海艦隊。 這樣一來,老兵既是即戰力,同時也能幫他帶新兵,可謂一舉兩得。 朱棣的性子,那是說干就干。 當即就重新擬定旨意,命人以最快的速度發了出去。 同時還對其他部隊,重新做了部署。 比如下令朱高煦,立即從北朝戰場撤離,但不是回京,而是去西域。 西域的西征軍被重新啟動,并領了新的任務————不要去給奧斯曼添堵,給朕往南打! 如今的奧斯曼,早不是蘇謹前世那樣龐大的帝國,而是被英國人分割成了一塊又一塊。 現在的他們,只占據著原本帝國的西北一隅。 有了朱高燧的情報,對歐洲局勢了解后的朱棣,怎么可能繼續‘幫著’英國佬助紂為虐? 他當即就決定,讓朱高煦帶著部隊往西南打,直插亞剌比亞! 朱棣玩的這一手,就是大戰略迂回版的‘圍魏救趙’。 一邊派南海艦隊施救,另一邊則派朱高煦南下施壓,他就不信那幫家伙不慌了手腳? 但這樣玩的壞處也十分明顯——傾盡國力。 “蘇卿”,想明白這些以后,朱棣嘴角露出苦笑:“兩江最近還算安定,你就別急著回去了。” 蘇根生一愣,旋即明白朱棣的‘苦心’,苦笑著嘆了口氣。 得,準備挨罵吧。 如今北朝的戰事都沒穩定下來,陛下又要建立南海艦隊、再開西線戰事,朝里那些官員不炸了鍋才怪。 而他蘇根生,就是最好的靶子。 沒辦法,誰讓他是蘇謹的‘乖侄子’,晉國公留在朝里的‘話事人’,不罵他罵誰? 心知自己難逃一劫,蘇根生索性坦然認命。 他從骨子里,其實和蘇謹就不是一類人。 蘇謹隨遇而安,只想顧及身邊的親眷和朋友,頗有一身江湖氣。 若不是早年與朱棣相識,他才懶得管這么多破事,早帶著自己人溜了。 但蘇根生不一樣,他骨子里是文人的風骨,甘為心中之道殉葬。 雖千萬人吾往矣,寧在直中取,不在曲中求,便是他的性格。 只要是為了大明,他便舍了這身百斤骨,雖死又何妨?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