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殺人案啊...” 朱允炆眉頭緊鎖。 明朝雖也有‘慈幼’一說,但殺人案乃是大案,尤其被殺的對象也是個孩子。 “對了,被殺的那個孩子多大?” 杜浩明支支吾吾地說道:“想是也有十來歲吧。” “十歲就十歲,什么叫想是十來歲?”朱允炆不滿的皺眉。 “嗯...堂弟給我來信時,說那人今年快十歲了。” “九歲?” 朱允炆奇怪:“一個九歲的孩子,怎么會帶人圍毆兩個比他們年紀(jì)大的孩子?” 杜浩明苦笑:“殿下您不知道,這些平民孩子雖然不服教化,但自小田間務(wù)農(nóng),力氣都大得很。” “我那族侄雖然已有十三,但自小體弱多病,哪里是這些農(nóng)家孩子的對手?” “如此一說倒是有理”,朱允炆點頭: “既然那梁姓孩童搶劫在先,你族侄當(dāng)為合理自衛(wèi),想必不應(yīng)該有何事吧?” 杜浩明眼眶再次泛紅:“殿下啊,可這孩子畢竟是在書院出的事。” “蘇大人治下的晉江縣縣令劉永,及推官王越惱我那族侄殺了人,壞了書院的名聲,定要將其定死罪啊!” “簡直混賬!” “這天下還是不是大明的天下?這律法難道是擺來看的嗎?” 朱允炆憤怒起身:“本宮現(xiàn)在就向皇爺爺上書,看看他蘇謹(jǐn)?shù)降子卸酂o法無天!” “為一己之私包庇。縱容下屬草菅人命,簡直混賬透頂!” 杜浩明這時趕緊說道:“殿下,這蘇謹(jǐn)定是要彈劾的,可我那族侄的命...” “現(xiàn)下案情進(jìn)展到哪一步了?” “回殿下,臣聞訊之后,因怕出了冤假錯案,只好求提刑司過問此事。 此案現(xiàn)在已經(jīng)交由提刑司親審,將我那族侄以及證人全部遷到福州問案。” “這不是很好嗎?” 朱允炆笑笑:“提刑司不受地方轄制,可不會由著蘇謹(jǐn)亂來。” “不然”,杜浩明皺眉搖頭:“蘇謹(jǐn)此人在福建能量極大,臣生怕中間出個差池,我那族侄小命不保啊。” “那你找本宮的意思是?” “殿下”,杜浩明將一個長輩的苦惱演繹的淋漓盡致: “殿下,臣只求您能過問一下此事,只求刑部天官們秉公斷案,臣也就無憾了。” “這有何難?” 朱允炆笑道:“本宮這就修書一封,請刑部尚書楊靖楊大人親自過問此案,必不讓此案成為冤案!”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