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算你小子不傻。” 老朱站起身,背著手在屋內來回踱步,似乎在和蘇謹說話,又似在喃喃自語: “咱豈能不知這海上的貿易,能帶來多大的好處? 可咱當年禁海,就是怕海上的貿易,沖擊了百姓對耕地的渴望!” 他看向蘇謹:“你有沒有想過,若是百姓都去海上賺銀子了,還有誰會愿意去種地?” “甚至,到時候只需要守住幾個重要港口、碼頭就能賺的盆滿缽滿,這大明的土地和邊疆,還會有人在意嗎?” “前宋的前車之鑒猶在面前,細思極恐,不可不防啊!” 這次來泉州,看到王家的賬簿,看到那滿滿通過走私貿易帶來的銀子,老朱豈能不動心? 但禁海可是他定下的國策,再想想背后的兇險,又豈能不擔心? 蘇謹讀懂了老朱的想法。 以前很多人說,鄭和下西洋其實就是勞民傷財,目的不過是朱棣為了宣揚大明國威的‘裝x’之舉, 對整個國家毫無好處,沒有任何意義! 其實這些,都是被那些文官故意扭曲的。 就說永樂一朝,那么多大型土木建設,還要幾征漠北,錢從哪來? 要知道,永樂一朝朱棣可沒加過賦稅! 再說回航海一事,可不是明朝才有的。 早在宋朝的時候,南宋的賦稅土地征收不過才三成,剩余的七成可都是商業稅! 這七成中,通過海外貿易就占到一個非常大的程度。 這還要刨除走私、逃稅的那一部分。 即便是這樣,整個宋朝的經濟之發達,可是歷朝歷代都比不上的。 但蘇謹卻沒法說,更沒法讓老朱開海。 老朱的擔憂不無道理。 即便是前世,仍舊對走私不能做到完全管控,更何況是通訊、海航不發達的明朝? 但蘇謹也不是沒辦法,他嘿嘿一笑: “陛下,聽說北征又停了?” 老朱一愣,不明白蘇謹為什么忽然提起北征的事。 北征被老朱按下了暫停鍵,其中原因比較復雜。 一方面自然是怕朱棣功高震主,等將來時機合適了,讓皇孫去積累點戰功。 而另一方面,還是缺錢。 雖然借助于國債一事,讓北征順利推進。 但時間長了以后,老朱自然也看到了其中的弊端。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