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朱元璋拿著戶籍簿和賬冊細細查看著。 好在他之前已經知道這表格式的賬簿應該怎么看,倒是沒再鬧出笑話。 “工錢...新建廠房...慈安堂...” 看完肥皂廠的賬簿,老朱又拿起水泥廠的賬簿繼續翻看。 “工錢...獎金...基建核銷...武研司,這武研司又是何物?” 看到這里,朱元璋心里已經明白個七七八八。 交回縣衙的那部分稅款,除了一部分用來給工人統一支付工錢,一大部分則是用來繼續擴建廠房、擴大產能所用。 最后還有一部分資金,用來籌建慈安堂。 這個慈安堂和朝廷開辦的養濟院是一回事,基本上是用來收留孤寡老人、孤兒的。 但略有不同的是,鳳陽賑災的賬款,也是統一從慈安堂走的,賬簿上面具體寫明每一筆款項、糧食的去處。 只是這武研司是什么用處,老朱有點不明白。 蘇謹交上去的賬簿是真賬,交上去的時候,他就知道有些事情早晚瞞不住,索性答道: “啟稟陛下,這武研司的主要作用,是臣招募了一大批匠戶,專職改進咱們的火器所用。” 朱元璋一聽就明白了,這不就是工部的匠作監嗎? “縣衙有六房,朝廷也有專款,你又何必單獨加設一個衙門,多此一舉?” 蘇謹苦笑:“陛下明鑒,這武研所是極為費錢的一個部門, 研究的時候不僅需要合適的場地、器材,還會消耗大量的火藥,而這些都是錢啊! 可朝廷批下來的那些款項,實在是九牛一毛。” 朱元璋點點頭:“我有一事不明,朝廷有火器,你為何還要繼續改進?這本不屬于你的職權范圍。” 蘇謹不答,反而反問老朱:“陛下可知我剛來鳳陽時,所情所景又是如何?” 朱元璋心知他所言必有所指,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洪武二十二年,臣僥幸中了二甲進士,但卻苦無背景,也無錢打點上官, 肥缺是不用想了,可沒想到最后派了個實缺,卻到了鳳陽這...鬼地方。” 蘇謹苦笑一聲,繼續說道“到了這鳳陽之后,才知這當官的苦啊!” “別說是臣的那點俸祿了,整個縣衙幾乎連吏員的俸祿都開不出來,就連我這侄子。” 他指了指蘇根生:“我這侄子跟著我來此地做了主簿,可是我卻一個子都給不了他。” 蘇謹搖搖頭:“這些臣先不提,既然領了朝廷的俸祿,那就應該實心用事,可是這鳳陽縣不僅有內憂,外患也是不少。”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