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朱允炆越聽別人贊許蘇謹,心中就越是不服:“堂堂朝廷命官為妓子譜曲寫歌,哪里還有一點官員的樣子?這樣的人也配被稱一聲青天?” 朱允熥趕緊拉了一下朱允炆的袖子,示意他不要再說了。 同時眼睛看向四周,見沒人注意才松了口氣。 此刻觀眾席人聲略顯嘈雜,否則這話讓人聽了去,怕幾人不得當場挨揍? 好在正戲馬上開場,觀眾席的聲音漸漸稀落下去。 這時旁白響起:“十里風雪,楊白勞躲債七天回家來,地主逼債似虎狼,滿腔仇恨在心頭,本指望躲過這一關回家好好過年,誰知道......” 這時,一個老農打扮的男人從側面走上舞臺,對著觀眾自白道: “今兒是年三十,老漢賣了一天的菜也沒掙到什么錢,可那黃家寨主還逼著我還債,說沒錢就要拿喜兒去抵債! 天哪!喜兒可是我的命根子,眼瞅著要到家了,這可讓我如何跟喜兒說啊!唉...” 他轉身敲門,對著屋內喊道:“喜兒,喜兒,快開門!” 當扮演喜兒的蘭卿從后臺上來時,觀眾紛紛開始鼓掌叫好,猛烈的掌聲嚇了朱元璋一跳。 舞臺上的劇情還在繼續,朱元璋慢慢地被劇情吸引了進去。 故事其實很簡單,就是一出貧苦老農因為欠債,姑娘要被地主拿去抵債的故事。 朱元璋曾經開局一個碗,是正兒八經的貧苦百姓出身,瞬間就被劇情吸引進去。 隨著喜兒被逼迫、繼而上山的劇情一幕幕展開,朱元璋隨著劇情的發展時而憤怒、時而落淚,心情也是激蕩不已。 可朱允炆從小錦衣玉食長大,雖然常被訓誡要以天下百姓為重,可從沒有切身體會的他,對眼前的表演沒什么切身的感受。 將近兩個時辰后,一出戲才算落幕,朱元璋卻一臉意猶未盡,坐在原位不肯離開,怔怔的回想方才的劇情。 朱允炆等了許久,見朱元璋遲遲不肯動身才上前小心說道:“阿爺,散場了。” 朱元璋回過神來,忽然想問問兩個孫兒的看法:“炆兒、熥兒,你們對剛才的戲怎么看?” 朱允炆一愣,沒想到看個戲居然還能被爺爺布置‘作業’,讓自己說什么觀后感? 他本來就沒什么感覺,倉促之間只好勉強答道:“孩兒將來必以天下蒼生百姓為重,絕不會讓這一幕再出現,但阿爺這不過是戲而已,您可別太入戲。” 朱元璋瞥了他一眼,對他的回答不置可否,心里卻不以為然:“戲?咱當年經歷過的慘劇,可比這喜兒慘多了!” 轉眼看向朱允熥:“熥兒,你怎么看?” 朱允熥吸吸鼻子,剛剛他可是哭的老慘了,這個時候難免感同身受:“阿爺,喜兒好慘啊,孫兒也不知道該說什么,但我覺得這些無良的地主都該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