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譴退了馬忠良,朱元璋在心里認真的考慮起了回鳳陽祖地的事情。 “這次回祖地,炆兒得帶上?!? 他又想了想:“算了,熥兒也帶上一起去吧,熞兒也大了就一并帶上吧,熙兒還太小就算了。” 想想爺孫一同出游的畫面,朱元璋嘴角忍不住浮出一絲微笑,眼中更是漫出了少有的溫情。 突然想起了什么,朱元璋從一堆奏折中翻翻找找,終于從中找出了一份來自鳳陽縣的奏折。 可當他打開之后,眉頭忍不住深深地皺了起來:“祖地的百姓,當真過的如此困苦嗎?那縣令是做什么吃的,猶如酒囊飯袋一般,當真該殺!” 要是蘇謹知道,自己‘哭窮’的奏章被朱元璋看到后,居然因此動了殺心,不知道會不會哭暈在廁所。 不過朱元璋對蘇謹顯然并沒有太過在意,殺不殺區(qū)區(qū)一個鳳陽縣令,對他來說不過是一句話的事,他心中憂慮的還是鳳陽百姓的日子。 前些年他為了造福鳳陽,差點沒把京城都搬到風陽去,要不是群臣力諫,再加上劉基上書,朱元璋還真準備遷都,把鳳陽變成京城。 遷都之事雖然不了了之,但他對鳳陽依舊不遺余力,更不惜財力、物力,強制遷徙百姓移居鳳陽,并減免稅賦、改善水利,并將鳳陽定為中都。 可誰能想到隨著這些年過去,鳳陽不止沒有變得更好,反而變得越來越差了? 一定是那些官員不作為! 朱元璋決定這次回去,要借這次機會好好看一看到底是怎么回事,那里的官員是不是尸位素餐? 若是被自己發(fā)現(xiàn)有人貪婪無度、玩忽職守,那就別怪自己心狠了。 “哼,要是讓咱知道了,一個也別想跑!” 朱元璋是個行事十分果決的人,第二日一早將宮中的事情安置妥當之后,帶著朱允炆、朱允熥、朱允熞,以及江都郡主朱靈萱微服離開了京城。 車聲粼粼。 南京通往鳳陽府的驛道上,一輛馬車在緩緩向北行駛。 第一次出門,車上的四個孩子難掩對外面世界的好奇,時不時將腦袋從車窗伸出窗外,看著窗外的景色。 南方的六月驕陽似火、悶熱如荼,馬車內(nèi)尤其格外的悶熱,朱元璋一邊看著手中的奏折,一邊皺著眉頭擦汗。 朱允炆小心地在一旁伺候著,瞧著朱元璋的神色忍不住問道:“皇爺爺,您怎么了?” 朱元璋面露慈愛之色,輕輕撫了撫他的腦袋,嘆口氣說道:“咱看著這些奏折,心里委實有些難受,沒想到大明立國都二十多年了,鳳陽祖地的百姓生活依然這么困苦?!?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