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我們這個番茄四月底開花,五月一整個月用來長熟長大,六七月份能摘兩個月,六月是五百公斤左右,七月是兩百公斤左右。反正種這春天的一茬子,就是七百公斤的樣子。等會我去把記錄的本子給你拿過來,這每次收下來,交去市農業站,都是要收購的確認斤數的。”大隊長特別認真地道。 “好,那是實在是太麻煩你了。”周書瑜忙感激地點頭。 不過心里卻是有些感嘆,這年頭的產量是真的低。 按照她手中的資料記錄,幾十年后他們的畝產差不多是在三千到四千公斤左右,要是能上大棚的話,甚至可以達到七千公斤。 當然這品種不一樣,產量的差距也是會有的,但也不至于差這么多。 肥料、蟲害、除草馬上就可以解決,要是有塑料大棚那就更好了。 不過塑料的主要原材料是石油,她在這方面的記憶不夠深。 只知道華國幾大油田都發現得比較早,集中在七八十年代。 但有個塔木油田她還是記得比較清楚,是在一九九八年才發現的,好像是華國第三還是第四的油田,它的邊上還有個個克深氣田。 要是現在能把這個油田和氣田發掘出來,抽出一部分做蔬菜大棚,那在副食品上,華國的壓力也會小很多,更不要講其他的工業生產了。 可現在塔里木那個地方就是沙漠、戈壁,除了種種瓜外就是放放羊。 她要用什么樣的理由過去,還要用什么樣的方法去發現石油? 周書瑜腦子轉了圈,心里已經是有了大差不差的盤算。 “書瑜啊,我們現在是不是就可以開始了?” 蘇教授從大隊長那拿到記錄的本子,仔細確認過產量后,才詢問不知道在發什么呆的周書瑜。 周書瑜回過神立刻點頭,然后和林少珩一起去車子里,把玻璃瓶裝著的除草劑拿了出來。 一畝地只需要200毫升的除草劑,但澆一畝地在京都這么干燥的北方,需要110立方的水。 聽了周書瑜的書法,蘇教授又趕緊叫人去準備漏水的大桶。 按照比例配好后,直接就有幾個將為員過來幫他們澆。 “這樣就好了?真能把草給除了?”大隊長站在邊上,有些不太確定地問。 “三天后還得再來澆一次,基本上一直到秋種的時候,都不會再長出新草,但對農作物不會有任何影響。但這一般也應該是收種前后干的事,我這不是時間晚了點,只能現在來試了。”周書瑜有些抱歉地笑笑。 大隊長聞言忙不迭點頭。 他就說嘛,怎么這種除草劑會現在才用。 “那蘇教授,這三天能不能找人幫忙,每天早上來澆次水就好。”周書瑜看向蘇教授。 可還不等他開口,大隊長就在邊上道:“不用那么麻煩,照樣讓我們大隊里的人來澆就好了。” “還是我們這邊派人來澆吧。這幾天他們不在,但每天還是要有人在地里看著,對地里的草的死亡做記錄的。”蘇教授認真地道。 然后直接指了指邊上的幾個警衛員,“那就麻煩你們四個這三天辛苦點,在這邊守著了。” “搭兩個不透雨的棚子吧,方便休息。”周書瑜提議。 “行,那我等會就找人來搭。”蘇教授自然是她說什么就是什么,沒有不能應允的。 這邊的事處理完,周書瑜也沒有在大隊上多呆,直接坐上車就離開了。 晚上拉著蘇教授和曲教授在林家吃了頓晚飯,她回房就直接睡了。 從九點一直睡到第二天早上四點多,睜開眼就再也睡不著了。 周書瑜聽著樓下悉悉索索的動靜,干脆起床。 “書瑜,你今天怎么這么早就起來了?早飯已經弄好了,我現在就給你拿。”許晴雅忙放下手里準備裝簍的糕點,去鍋里把蒸好的燒麥和小籠包都端了出來。 “媽,就放在這吧,我在這里隨便吃點就好,等下跟你們一起去黑市。”周書瑜拉住許晴雅,讓她別那么忙著照顧自己。 許晴雅有些詫異,“你今天不用去做什么研究了嗎?我們這邊還能忙得過來,你別急著來幫我們。” “我就是陪你們一起去黑市,我想在黑市里逛逛。”周書瑜只想看看她們的生意,今天最主要還是有別的事要去黑市。 “那好,等會我們就一起去。”衛雯雯開心地勾住她的胳膊,晃了晃。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