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電話那頭的許正飛聽到周書瑜這么說,立刻興奮地連連道:“好好好,那就都聽你的安排。你們時間確定了,提前兩周跟你茅叔叔說,我和你小舅就來羊城。” “好。那舅舅,我把電話給書陽,讓他跟你們拜個年?”周書瑜詢問。 得到那邊肯定的回復,她將手里的電話交給,早就眼巴巴等著的周書陽。 “舅舅新年好!” 周書陽一接過電話,先就是語氣歡快地拜了個年。 那突然變高的聲音,都把周書瑜嚇了跳。 她這邊一皺眉,林少珩立刻沒好氣地瞪了他眼。 周書陽連忙把聲音降了兩個分貝,興奮的和他兩個舅舅聊起天來。 不過他們能說的也不多,周書陽也就聊了幾分鐘。 但這已經讓他覺得很滿足了。 掛上電話,周書瑜把售貨員叫了進來。 售貨員看了眼進來時記的時間,肉疼地皺了皺眉,“你們一共打了53分鐘,五毛錢一分鐘,是二十六塊五。” 林少珩把錢給付了。 一行人也沒再湊過年的熱鬧,又被推搡著擠出了供銷社。 因為和兩個哥哥聯系上了,許晴雅一整個過年都是眉開眼笑的。 不僅不停的換花樣,給他們做好吃的。 甚至還給每個人都做了三四套,適應京都春天的新衣服。 當然她給周書瑜做的特別多,整整十套。 樣式都是周書瑜自己設計的,每一套都特別漂亮。 不過也不是她獨有的。 這衣服做好了,確定好看又不出格,她就把設計圖寄給了茅永明。 等一出了十五元宵,周書瑜立刻把送給林少珩的新年禮物拿給了他。 雖然說是送給他的禮物,但林少珩看著自己小對象,撐著下巴滿臉期待看著自己的模樣就知道,她對于這個東西的在意。 小心翼翼拆開上面包著的紅紙,然后再疊得平平整整的收好。 林少珩看到封面上“光刻機”三個大字時,眉峰微微皺起。 “生產集成電路的?”他低喃了聲。 他們華國六五年用光刻技術,成功得到了第一塊集成電路板。 這些年京都、莊市、滬市也都在大力研究半島體。 “據我所知研究所有專門的團隊,在研究半自動光刻機,成果還不錯,估計再有個一兩年就能有成果了。國家為這個研究花費了上千萬,我們現在要是出手研究這個……” 林少珩沒有繼續往下說,但周書瑜明白他的意思。 “我知道,你是覺我們研究這個,會造成別人這么多年的研究成果,全都打了水漂。可我們等不起! 你是不知道我們以后在這方面上,被卡了多久脖子。而且這個東西關系到很多很多東西,手機、電腦、家電、汽車、鐵路、電網、醫療、機器人、工業制造和各種電子產品。 最關鍵的還有各種系統、武器、網絡、空間站、衛星。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把高端芯片做出來,把最好的電腦制作出來,那樣很多東西都可以進入信息化時代。”周書瑜話說的沉重又嚴肅。 若是可以的話,她也不想立刻跳出來說要研究這個。 但這東西確實是太重了,沒辦法忽視。 好在林少珩對于周書瑜的話,向來都是言聽計從的。 尤其是她給的理由這么充分,就更沒有反駁的道理。 不過周書瑜想了想,才道:“其實我們也不用太糾結,你不是還答應了,要先把那個高能量材料研究出來嗎?那東西太難,你肯定要花不少時間。 我記憶中我們自己的第一臺光刻機是在七七年初,那距離現在,也就是有兩年的時間。說不定等你把手上的東西研究出來,再來研究這個的時候,他們就已經把光刻機生產出來了。 而且這東西你也不是幾個月就能研究好的,等你跳越幾十年的技術,出個成果,估摸著怎么也要再往后推個兩三年。這樣對那些人也就不會有什么影響了。” 林少珩想了想,點頭。 不過盡管這東西不是要立刻研究,但因為不周書瑜跟他強調了重要性。 他特意花了整整三天,把東西看了兩遍。 上面提到的內容、技術,還有最后的應用成果,讓他這幾天都變得特別沉默。 周書瑜等到第四天,看到他還坐在炕上走神,抿了抿唇。 糾結了好一會,才道:“要不你先回京都吧?我看你對光刻機也挺急的,留在這肯定也靜不下心,還不如早點回去研究。頂多兩個月,我就也回京都了。” 林少珩聞言,立刻收起了眼底的晦澀,愧疚地握住她的手,道歉:“書瑜,對不起!是我這幾天太震驚,忽略你了。” “沒有,我沒覺得你忽略我。只是舍不得你在這邊干著急,又不能立刻投入研究,太熬人了。”周書瑜心疼地回握住他的大掌,指尖在他的掌心有意識地刮了刮。 那酥麻的感覺讓林少珩的呼吸微頓。 他舉起周書瑜的手放到唇邊親了親,才道:“我不是著急,只是沒想到五十年后的發展會是這樣,也沒有想過人類科學能進步到這種地步。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