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最早過期的是端午發的,五月二十六號,剩下的都是中秋的。” 五月二十六號,她肯定是去了京都的。 那應該不會浪費,就是時間上可能有點趕。 “那你端午的那個和中秋的,總不能是一個價吧?”周書瑜買這個不怕被衛雯雯看到,自然是有時間跟他慢慢磨。 果然那人聽到她這樣還價,立刻反駁,“端午離現在還有七個月呢,哪能便宜啊。我本身賣得也不貴,就七十塊一張。” “外匯券在這邊也用不了。馬上就要封路了,現在急急趕趕地去京都和滬市,家里的事也安排不好。那可不得明年四月再出去,到時候就剩下兩個月,你不便宜點,我萬一遇到個什么事,耽誤下時間,這票就廢了。” “那……那你買多點的話六十一張,中秋的還是七十。” “端午的五十,中秋的六十。”周書瑜繼續往下還。 在羊城七十一張都愿意買,那是因為大家都指著買到外匯券,好去京都的古董鋪子光明正大地買老物件。 滬市那是因為有友誼商店,大家有錢的直接就可以進去消費。 但春城不一樣。 這邊達到了級別,一年三節能發外匯券的人還是有一些的。 但離滬市、京都都遠,很少有人愿意特意坐幾天的火車,去大肆消費幾百塊。 而且春城這地方偏,思想也就會更保守些。 更想不到要去光明正大的買什么老東西。 甚至連想都不敢想一下。 所以這邊的外匯券,肯定是得比其他地方要便宜些的。 “你能買多少?”那人想了下,才問。 “你有多少?” “端午的我有五張,中秋的有十五張。” 這么多?! 周書瑜顯然也沒想到。 她皺著眉仔細想了想,買這么多老物件會不會不太好。 可隨即又覺得,外匯券多了不怕。 大不了去友誼商店逛逛,買點東西。 “行,那你都賣我吧。”周書瑜低頭去挎包里拿錢。 她早就取了一萬塊出來,每一千塊放一個信封,收在空間里。 就是怕自己突然要買點什么。 “一共是一千一百五塊。”那人票拿出來,給周書瑜報了個數。 周書瑜接過票,仔細檢查了下,確定沒有問題,才把一個厚厚的信封交給那人。 然后又從另一個信封里,拿了十五張大團結給她。 交易完,周書瑜沒再磨蹭,立刻就去找衛雯雯。 此時她的糕點已經賣掉了四分之三,還剩下四分之一。 周書瑜把自行車停在邊上,就蹲到了衛雯雯身邊。 “我們賣完了,直接去國營飯店吃早飯吧。這春城的冬天真冷,真沒辦法想象下雪的時候,這些人怎么出來。”她搓了搓手,小小聲地絮叨。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