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周書瑜這才把錢數(shù)給那老漢,看著他用報紙,把東西包了個嚴嚴實實。 “這東西脆得很,你在路上小心點,別給呲了。”他不放心地叮囑。 “我知道。”周書瑜剛剛上過手,自然是知道這東西稍微大力點,都撞碎。 不過她放進竹簍就是個障眼法。 等一蓋上蓋子,東西就立刻被收進了空間。 雖然她的空間不大,但在末世來來回回地消耗物資,其實有很多地方也是空著的。 所以真要是不講究的擠一擠,還是能擠出三分之一的空位。 就是這都還沒有解鎖完成,頂多也就只有兩個竹簍的空位給她。 周書瑜在心里盤算了下,覺得除了那種需要好好保護,不然就會消失,或是流失海外的國寶需要出手外。 她應該把有限的空間留下來,存放那些能盡快脫手的寶貝。 周書瑜這邊剛剛離開攤子,立刻就有人湊了上來。 “小姑娘,你喜歡老物件?我這里有唐朝的白玉鴛鴦壺,你看看。” 他故作神秘地將懷里用布包著的東西,攤出來給周書瑜看了眼。 這么謹慎的態(tài)度,不知道的還以為他賣的真是什么好東西。 但就是在陽光下那么一眼,周書瑜就可以確定他手上的根本不是玉,而是種叫卡瓦石的東西。 這是新疆產(chǎn)的一種石頭,大多是以白色為主。 外形酷似白玉,故從古至今就有奸商,用這個來冒充白玉。 但沒想到他們現(xiàn)在不僅冒充白玉,還連古玉都冒充上了。 “小姑娘,你別急著走啊,先好好掌個眼,我這確實是好東西。”那人用身體稍稍擋住了周書瑜的去路。 隨即又有個青年也湊了上來,狀似想要去看那人手里的東西。 “大叔,你這酒壺不錯,玉質(zhì)瑩潤,雕工精巧,打算賣什么價?”青年壓著聲問。 那大叔看了他一眼,然后擺擺手,“不行,一行有一行的規(guī)矩,先看上的先談價,得等我和這小姑娘談完。” “不用了,你直接跟他談吧。”周書瑜笑著拒絕。 然后很明顯能感覺到,那大叔的呼吸微頓了下。 但話都說到這份上,再纏著就更假了。 他只能不甘心地沖周書瑜笑笑,然后招呼著年輕人去邊上談。 周書瑜看著他們裝模作樣的背影,意識到剛剛那個粉彩雙耳琉璃瓶肯定是買貴了。 而且貴了還不止一丁點,她這才會被人當成了肥羊。 周書瑜的臉沉了沉,又往巷子里逛了點。 二十幾個攤位,有老物件的就那么四五個。 但不是品相太差,就是買了也不可能出手的青銅器。 直到最后在個角落的攤位里,她看到一位六十多歲的老人蹲在攤子前,手里拿著個碧玉發(fā)簪,仔仔細細地反復翻看。 周書瑜覺得這簪子有點兒眼熟,干脆走過去湊個熱鬧。 “怎么樣?我這簪子不錯吧!正宗的明代獸首發(fā)簪,這可是以前宮里的好東西,我就賣你五十。”攤主熱絡地道。 聽到他一個明代的玉簪才開五十,周書瑜心頓時噎了下。 這要是常逛黑市的人,去買她剛剛買的粉彩雙耳琉璃瓶,肯定也就是二三十的價格。 那個老大爺看了又看,最后搖搖頭,“明代是明代,但不是宮里的,就是普通小戶人家的東西。這玉不通透,獸首雕刻得也不精美,頂多就值五塊。” 老大爺那口音,讓周書瑜忍不住偷偷看了眼。 雖然他身上穿著的衣服很破,補丁落補丁的。 但仔細點不難看出,其實衣服原本的布料并不算舊,根本不至于破得需要打這么多補丁。 而且他的衣服很干凈,鞋也是那種又軟又干凈的千層底布鞋,穿起來特別舒服。 這應該是從海港城,偷偷跑過來撿漏的吧? 周書瑜在心里懷疑著,但面上不顯地繼續(xù)圍觀熱鬧。 她還順便把這攤子都給掃了遍,卻并沒有看到其他有收藏價值的東西。 “你這不是鬧嘛!我這可是明代的寶貝,距離現(xiàn)在好幾百年。人家兩三百年前的清朝物件,都要賣大幾十、上百,我這才賣五十,你還壓得這么狠。”那攤主冷了臉,態(tài)度強硬地拒絕。 “五塊,我就是買個有朝代的東西,再多就不值當了。”那老大爺不為所動。 “三十。”攤主重新報了個數(shù)。 那老大爺搖搖頭,把簪子還給了攤主。 攤主雖然面有不甘,但還是把簪子給收回去了。 那老大爺起身,看到站在邊上湊熱鬧的周書瑜,笑道:“你也看中了那簪子?”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