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姐弟二人吃了飯,然后躺炕上睡了半個小時,就聽到了上工哨的聲音,安以南收拾了下東西,把鍋里的綠豆湯倒進一個軍用水壺里,又給小向北倒滿一個小水壺。 “你和虎子打豬草的時候喝,別中暑了。” “我知道了姐姐。”安向北提著小水壺,就去上工了。 安以南提著軍用水壺,也向地頭走去。 “安知青上工了。”李嬸子大老遠看到她,喊了一句。 安以南笑著點了點頭,等了一會大家,然后在李嬸子耳邊問了問,“李嬸子,我這么上工沒問題嗎?大家會不會有意見?” 活就那么多活兒,一個人干多了,其他人可就少了。 她怕干得太多,讓大家有意見。 李嬸子哈哈一笑,“安知青,咱們泉水村自古就是能者多勞,你一天干一百工分,也沒人說什么,尤其在搶收的時候,咱們大東北的雪說來就來,搶收就是和老天搶收成,你干的多了,是好事兒,咱們就能多存糧食,冬天不會餓肚子。” “不過搶收之后,就不會強制上工了,你到時候可以多歇歇。”李嬸子看了看安以南,意思隱隱表達著。 安以南也明白下來,在搶收和搶種的時候,可以隨便干,多少工分都行,大家不會有意見。 如果下大雪了,那田里的糧食可就毀了。 誰能干,誰就拿多工分。 但搶收之后,還會有一些小活計,比如撿糧食,比如脫粒什么的,這些就可干可不干了,這些活計沒有那么著急,如果都干了,別人吃什么呀? “謝謝李嬸子。”安以南笑了笑,有了李嬸子的提醒,她也能放手干了。 這一放手不要緊,原本一隊都要借男隊的人抗糧食,這回一隊的所有糧食,都被安以南包了…… 掰棒子掰得少了,但抗大麻袋的活計,讓她一下午就拿了三十五工分,加上掰棒子的五工分。 一下午再創新高,拿了四十個工分。 這一消息放出,驚呆了整個泉水村。 一些原本對安以南帶個拖油瓶的消息,統統都消失了。 反而打聽起來安以南的年紀等等。 這么一個干活的好手,要是娶回自己家,那得賺多少工分呀,即使養個拖油瓶,也不是事兒。 一天六十工分,在搶收的第一天,穩穩地拿了第一名。 比第二名足足多出了二十多工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