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君人者,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 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 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 懼滿溢,則思江海下百川; 樂盤游,則思三驅以為度; 憂懈怠,則思慎始而敬終; 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 想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 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 罰所及,則思無因怒而濫刑。 總此十思,弘茲九德,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則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爭馳,在君無事,可以盡豫游之樂,可以養松喬之壽,鳴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勞神苦思,代下司職,役聰明之耳目,虧無為之大道哉? 周易上表的這篇《諫陳皇十思疏》乃是出自唐朝魏征的《諫太宗十思疏》。 原本周易是想將海瑞的天下第一疏《治安疏》給搬上去的,但又考慮到其中的典故過多,這陳國之人壓根就不清楚這些典故,故而將《諫太宗十思疏》給搬了上來。 唐太宗李世民從魏征的這篇《諫太宗十思疏》所寫的“載舟覆舟,所宜深慎”悟出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 為了警醒自己,唐太宗李世民還將其書于屏風之上,日夜提醒自己,在唐太宗李世民的勵精圖治之下,最終開創了貞觀盛世,成就一代圣皇。 遺憾的是,這陳國皇帝李玄機并不是李世民,在他看來周易的這篇奏疏里面提及到的十思對于帝皇而言純粹就是放屁。 若是當了皇帝都不能隨心所欲,那這皇帝有什么可當的? 如同他陳國的傳國玉璽所刻的“天上地下,唯朕獨尊”,他李玄機一直以來都是抱著“我若為皇,當肆吾欲,若有不從,殺之誅之”的想法。 不過《諫陳皇十思疏》中有一點,他李玄機卻是非常認同的。 文武爭馳,在君無事,可以盡豫游之樂,可以養松喬之壽,鳴琴垂拱,不言而化。 他李玄機也覺得那些武將文臣既然食陳之祿,就應該忠陳之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