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四百三十一章 探尋隕石-《殘袍》


    第(1/3)頁

    玄武的甲殼為圓形,長寬皆有兩百多米,與海洋中龜類動物的甲殼不同,玄武的甲殼與淡水的王八更加相似,呈扁平形狀,甲殼上部生有許多骨刺,骨刺的長短粗細各不相同,放眼望去如同馱負著一座石林一般的小山,玄武的四肢與爬行動物相似,粗若象腿,長有七尺,巨大的四肢末端長有銳爪,四條童臂粗細的黑色鎖鏈分別鎖住了它的四肢,此時那四條鎖鏈已經繃直,表明玄武已經上浮到了它活動范圍的極限,

    見到玄武的龜甲之后,左登峰快速潛水靠近,攀附著龜甲上方的骨刺加以尋找,龜甲的面積很大,大小骨刺上下參差,最長的可達十幾米,在骨刺的縫隙中附著有大量的土石等異物,由于年代久遠,很多異物已經與骨刺粘連到了一起,

    由于玄武生有大量骨刺,在其移動的時候骨刺往往剮蹭海底的巖石,部分掉落的巖石便卡在了它的骨刺縫隙中,那塊隕石可能就是被其剮蹭下來并卡在骨刺當中的,而并非直接落在它的背上,

    這些巖石卡住的位置不同,角度各異,令得左登峰無法一目了然的進行搜尋,只能自縫隙中上下搜尋,左右打量,

    由于海水已經遭受污染,苔癬已經枯死,骨刺卡住的那些巖石并沒有苔蘚附著,但是上面都帶有貝殼類動物死亡之后留下的貝殼,貝殼掩蓋了巖石的本來面目,左登峰并不知道隕石是什么樣子,這一情形更是加重了他辨別隕石的難度,

    隕石在墜落的過程中會發生燃燒,燃燒之后會有密布的孔洞留下,這是鑒別隕石的一種方法,可是骨刺縫隙中夾帶的巖石都覆蓋有大小不一的貝殼,根本無法區分,

    此外據大頭所說隕石是黑色的,這也是辨別隕石的另外一種方法,可是骨刺夾帶的那些巖石貝殼下方露出的也大多是黑色,顏色也無法成為辨別隕石的標準,

    左登峰快速的在腦海里過濾了各種辦法,感覺只有一種辦法可行,那就是以匕首削去巖石外面附著的各種貝殼,觀察巖石是否有燃燒后產生的氣孔,

    這是一個最笨的方法,但是除此之外別無他法,由于龜殼上方的骨刺夾帶的巖石眾多,左登峰片刻也不敢磨蹭,將靈氣灌注在匕首之中快速削檢巖石,

    兩百多米的范圍至少夾帶有上百塊大小不一的巖石,要逐一檢查需要浪費大量時間,十分鐘肯定不夠用,左登峰不由得開始急躁,可惜大頭的儀器無法在水下使用,不然就能節省大量的時間,

    心念至此,左登峰忽然想起大頭在玄武上浮之前曾經用儀器檢測過這里,發現并無反應,這種情況有兩種可能,一是海水太深,令儀器無法檢測到隕石,二是隕石剩下的極少,位于海底深處不足以被儀器檢測到,當然還有第三種可能,那就是這里并無隕石,不過左登峰不愿將這個可能列入考慮范圍,

    綜合來看,第二種可能姓最大,畢竟姬鮮等人曾經在玄武的背上采集過隕石,多多少少總會剩下一點兒,不可能剮的那么干凈,也就是說,隕石很可能還有,但是個頭不大,

    想及此處,左登峰不再檢查那些大塊的巖石,而是用匕首削砍著比西瓜個頭要小的那些巖石,由于縮小了檢查的范圍,檢查速度大大加快,

    片刻過后左登峰有了新發現,玄武背上夾帶的巖石質地堅硬,碎塊的棱角分明,這表明這些巖石都是構成海洋地殼的玄武巖,而隕石自高空落下,經過燃燒之后不會有棱角存在,這一發現令左登峰再度縮小了搜尋范圍,放棄了那些棱角明顯的小型巖石,一心尋找比較圓潤的那些,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丰县| 徐闻县| 图们市| 诏安县| 福州市| 五河县| 云南省| 澄城县| 广宁县| 平和县| 郁南县| 比如县| 商城县| 云安县| 永清县| 双鸭山市| 芒康县| 常州市| 竹溪县| 安吉县| 襄樊市| 秭归县| 滕州市| 义马市| 桐柏县| 黎川县| 兰溪市| 杨浦区| 陆川县| 志丹县| 汉阴县| 田阳县| 松阳县| 尚志市| 黑龙江省| 常山县| 陆良县| 高要市| 保德县| 沾益县| 招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