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四百一十八章 三監之亂-《殘袍》


    第(2/3)頁

    “接著說。”左登峰挑眉看了金龜子一眼,此人年紀在四十多歲,雖然修為不如大頭,見識卻比大頭要足,飯沒有白吃的,橋沒有白過的,人也沒有白活的,

    “左真人肯定已經了然于胸了,那我就猜猜看,猜錯了大伙兒也別笑話我。”金龜子率先留下后路,免得像大頭那樣被左登峰問的顏面盡失,

    “左真人也說了,這座城池可能是姬鮮的王城,我感覺這座城池的主人就是姬鮮本人,他是周武王的三弟,周武王在世的時候封他為方伯諸侯,有自己的地盤卻仍在朝廷任職,用清朝的話說叫輔政大臣,用現在的話說叫政治局常委兼大省省長,這樣的角色還有一個,就是周武王的四弟姬旦,周武王是老二,老二死了以后,老三和老四都是輔政大臣,但是老三的封地在河南,他不能一直在中央呆著,總得隔三差五的回封地看看,而老四的封地就在陜西,他能一天到晚的陪著小皇帝,左真人,周成王那時候多大。”金龜子話說到一半轉頭看向左登峰,

    “登基的時候好像是十三歲。”左登峰想了想出言回答,

    “還是左真人記得清楚,大家想,小皇帝才十三歲,肯定是誰在他身邊時間長他就喜歡誰,時間一長,小皇帝就跟老四姬旦走的近了,姬旦大家可能不熟悉,就是很有名的周公旦,周公旦趁機把持了朝政,老三姬鮮發現苗頭不對,就聯合封地跟他相鄰的老五以及武庚共同起兵討伐周公旦,結果兵敗,這是歷史上非常著名的三監之亂,接下來就是我猜的了,姬鮮當時權力很大,而且是東部的方伯,他總有機會接觸修道中人,修道中人在他有難的時候幫助了他,將他和族人帶到了這里避難,于是姬鮮的族人就在祖廟里為那個幫助過他們的修行中人加了生爐。”金龜子說出了自己的分析,

    金龜子的分析換來了在場眾人敬佩的目光,此人的分析能力略有不足,但是知道歷史上的大事件,所以令這些應該懂歷史卻偏偏不懂歷史的年輕人大為敬佩,

    “左真人,我也只是猜測,有不對的地方請您多指教。”金龜子見左登峰面無表情,以為搶了左登峰的風頭,左登峰心中不悅,

    “你分析的還是很有道理的,但是你想過沒有,修行中人要救一個人沒問題,要救姬鮮全族似乎不太可能。”左登峰出言說道,

    “您的意思是。”金龜子出言發問,

    “按照這座城池的規模來看,當年居住在這里的人至少也有兩三千人,即便是來到這里之后繁育了一些,當初來到這里的人也不在少數,如果沒有周朝的許可,他們舉家帶口的絕對出不了國境,我同意你前半截分析,但是你說是修道中人救了姬鮮我認為不全對,救他們的人能知道這么一處位置,肯定有一定的修為,但最重要的是這個人在周朝應該位高權重,能夠光明正大的救下這些人。”左登峰平靜的說道,

    “姜子牙,。”金龜子在第一時間想到了答案,其實答案也不難猜,兩者兼備的人只有姜子牙,

    “對,據我所知姜子牙與周公旦的關系并不好,死后并沒有按照周天子的要求回周國安葬,而是自己選擇了墓地,由此可見周公旦當年的所作所為是激起了公憤的,姬鮮和他的五弟姬度是姬家自己人,所以他們選擇的方式更極端一點,姜子牙雖然也不滿周公旦的作法,但他年紀大了,還是外姓人,便采取了不聞不問的態度,在姬鮮和姬度兵敗以后,姜子牙便設法保住了他們,并將他們送到了這里。”左登峰說出了自己的分析,

    “左真人,你怎么知道姜子牙沒回周朝安葬。”大頭終究是年輕人,按捺不住好奇心,

    “因為姜子牙的墳是我挖的。”左登峰微笑開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