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總結兼請假-《宿命之環盧米安·李實力》
第(2/3)頁
后來交給起點審核的大綱里,我是把所有“實線”所有隱喻象征的解釋都刪掉了,只留下“明線”,我不希望我的故事講完前,有人就已經知道答案,哪怕編輯也不行。
想清楚這些,就是正式寫作了。
很多讀者朋友經常有一個問題,是不是有了這么完善的大綱設置,后續就純粹是按著這個走就行了?
答案是不可能的,靈感隨時會有,有的時候不寫到某個劇情,你根本發現不了后續更好的處理。
一個例子,寫彼岸世界,奧蘿爾和盧米安姐弟倆面對眾多亡靈的時候。
我一方面是把奧蘿爾推開盧米安這個關鍵點以比較簡單的象征化形式放入進去,另一方面則會考慮怎么填充剩余的內容和細節。
很顯然,“實線”里,奧蘿爾只說了“我的,筆記”這句話,所以,更多的對話細節和故事發展需要盧米安自己去臆想,從奧蘿爾小說里尋找靈感。
經過反復思量,我最終還是決定用比較二次元比較狗血的方式來完善這個劇情,當時想的是,這能很好地映射這是夢境,部分橋段源于小說這點。
但我又知道,這肯定會讓不少讀者不適,畢竟真的和整體畫風不同,太古早煽情了。
我想了又想,受限于時間,實在沒想到更好的處理方式,只能這么寫出來,不過,想的過程中,我感覺這可以用回響的方式作為結尾啊!
那樣一來,一是能更進一步展現夢境的本質夾雜著小說橋段,二是在第二遍回響的時候,有了前面的鋪墊,有了令人不適的記憶,有了旁觀乘客對過分煽情語言不夠真實的評價,我可以把這句古早言情或者二次元的對白真正變成一把鋒利的刀子,精準,動人。
過時的永遠不是對白,而是怎么使用它。
也就是說,寫到彼岸世界的時候,我才真正有了第一部夢魘的結尾。
最初預想又被放棄的結尾有兩個:
一是盧米安逃出后,在另外的高山草場睡覺,又一次夢見了科爾杜村,夢見了奧蘿爾,夢見了小伙伴,夢里的科爾杜村是那樣的安寧那樣的祥和,這是根據標題夢魘來的。
二是把鏡頭直接切到特里爾酒吧,盧米安又一次講起了那個故事,“我是一個失敗者,幾乎不怎么注意陽光燦爛還是不燦爛……”這是表現一種循環和宿命的結構美感。
是的,盧米安編的那個故事的開頭第一句話,也是宿命第一部開頭的第一句話,是對這一部“夢魘”的高度提煉,是契子,是總啟。
既然第一部整個都在玩象征和隱喻,盧米安講的那個故事,全書開始的那個故事又怎么會沒有呢?
按照盧米安的性格,這個故事必然是八分假兩分真,真的部分又更多是象征性的呈現,藏著核心線索。
各位,我在一開始就用盧米安編的故事告訴大家,第一部將是什么樣的,這就是它的象征意義。
以上是第一部的創作思路、寫作摘要和滿意的部分,不足之處肯定也有:
一是把關于第一部的儀式魔法相關知識講述放在了劇情加速階段,這對整體節奏帶來了一定的傷害,其實,我應該調整下順序,在知曉循環故事開始激烈之前就講這些,或者稍微分散一下,用倒敘、插敘的寫作手法將那部分分散到后面幾個地方。
二是探索完教堂地底到盧米安狩獵火焰怪物之間,這一段因為前期線索暫時用完,后面異常還沒表現出來,劇情呈現出比較乏力的狀態,這是最開始設置大綱的時候,我沒能預想到的,到了那里,確實需要緩一下,但不能緩那么久,而且整個夢境廢墟以單人狩獵、探索區域為主,以它單獨來挑大梁明顯不夠吸引力。
但當時確實還有一些線在鋪,有一些小故事得講,整體結構才更完善,所以我壓著急躁的心,還是一點點講完了,當然,肯定有刪除一部分內容,明顯地加快節奏,這一點,在評論反饋前,我就感受到,已經完成,畢竟當時是有存稿的,所以,看到大家的說法,我一方面是暗笑我都調整好了,準備迎接疾風吧,另一方面則是慶幸,作為創作者,我的寫作感覺還沒有退化,還和讀者是一致的。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腾冲县|
北海市|
缙云县|
额济纳旗|
紫阳县|
吉首市|
绥芬河市|
延津县|
和平县|
化德县|
景宁|
商洛市|
车致|
抚松县|
平谷区|
克拉玛依市|
天津市|
闵行区|
拉萨市|
三明市|
株洲市|
新邵县|
蒙山县|
枝江市|
阿城市|
昔阳县|
镇雄县|
东至县|
泰安市|
旅游|
溆浦县|
桐梓县|
淮北市|
施甸县|
南平市|
喀喇|
青海省|
榕江县|
阳高县|
九江市|
双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