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武卒估計天天在這站崗,曬的和幾內亞大狒狒似的。 擰眉望著韓佑,武卒沉聲道:“監生,側門入!” 韓佑面色莫名。 看看,看看人家國子監,連看門的都這么有文化,說話都是繁體字。 指了指自己,韓佑說道:“韓佑?!? “你喊左也沒用,走側門。” “韓佑?!表n佑指著自己的臉:“京兆府府尹之子,韓佑!” “韓…” 武卒腚眼一瞅韓佑,頓時彎腰行禮。 “小的有眼無珠未認出是少尹,少尹莫怪?!? “監生不能走中間?” 武卒抬起頭,畢恭畢敬的回道:“是?!? “那誰能走中間。” “祭酒、學官等大人?!? “哦?!表n佑撓了撓下巴,后退到了臺階下。 武卒沒見過韓佑,但是也屬于京兆府統管的,好奇的問道:“少尹您來國子監是尋人麼,若是尋人,哪涼快您上哪待著去,莫要累著,小的把人給您叫。” “我來讀書的?!? “讀書?” 武卒驚呆了,堂堂少尹,不去花船青樓玩耍,跑這下三濫的地方讀書,怎么這么沒出息? “繼續看你的門吧?!? 韓佑下了臺階,從左邊的側門走了進去。 監生都是儒袍,韓佑今天穿的也是白色儒袍,除了年紀稍微大點,長的稍微帥的,比較有氣質外,和其他監生也沒多大區別,路上倒是沒人望去。 韓佑則是一邊走一邊觀察。 國子監建筑不多,空地居多,綠草茵茵,滿是參天古樹,隨處可見石桌、石凳,不少學子捧著書本搖頭晃腦,和身上長蛆了似的。 徑直走,有一汪池塘,池塘有橋,木橋,叫做文尺橋。 一進國子監,水聲鳥聲讀書聲,聲聲鳴叫,聽的久了,仿佛都變成了一種聲音,想后千般皆下品,思前唯有念書高。 過了橋,則是狀元樓,里面貼的全是“墨寶”。 古之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還有什么為政不難,不得罪于巨室之類的。 全是從國子監畢業后入朝為官并且混的比較有出息的官員寫的,完了還沒什么開創性,寫的就是孔孟那套嗑,帶點榮譽校友分享經驗的意思。 韓佑看了一會,覺得挺可樂的。 這些畢了業的哥們有點沒把學校當回事啊,傳授的也不是正兒八經的經驗,應該留留真正的心得體會才是,比如什么遇到災情領導先走、不忘初心刮地三尺、破門滅家最忌留活口之類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