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周衍是個聽話的好孩子,真就只帶了兩個侍衛(wèi),一個侍衛(wèi)頭子張卓,另一個韓佑見過,郭虎。 郭虎是個盡職盡責(zé)的好侍衛(wèi),昨天看大門的時候,在王府門口義正言辭的拒絕了韓佑的“欠條”。 一行四人,三大一小,韓佑與周衍走在前面,倆侍衛(wèi)落后半步。 依舊是約法三章,不能暴露大家身份。 周衍如同一個幸福快樂的小二逼,蹦蹦噠噠的。 南市他總?cè)?,快樂與否,在于何人結(jié)伴。 周衍年歲小,不代表他蠢。 正如韓佑之前想的那般,父親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 當(dāng)今天子和市面上常見的那些皇帝相同,屬于是野路子出身。 在當(dāng)皇帝之前是將軍,而周衍呢,則是將軍府中的小少爺。 周衍是現(xiàn)在錦衣玉食,不是自幼錦衣玉食。 小時候跟著老爹東跑西顛,見到了太多太多的民間疾苦,他爹也總是告誡他一些道理,何為善,何為惡,什么叫好,什么叫壞。 韓佑帶他去了香來閣,最多就算是陪他玩耍,要不是說了一些道理,關(guān)于良心的道理,在周衍的內(nèi)心比重,和那些歲數(shù)給他當(dāng)?shù)季b綽有余的“干兒子”們區(qū)別不大。 韓佑所說的那一番話,其實天子也對周衍說過,只是表達(dá)方式不同。 今日呢,周衍知道了韓佑如何為李張氏討公道后,便是真心將韓佑當(dāng)至交好友了。 最讓周衍開心的是,韓佑不“慣著”他,沒有拍馬屁,沒有曲意奉承,想什么說什么,這讓周衍很舒服,很自在。 也讓他想起前些年跟著老爹在軍營中廝混的日子,簡單,開心,沒有任何拘束。 要知道周衍平常接觸的也就三類人,第一類,侍衛(wèi)。 這些侍衛(wèi)除了張卓外,幾乎不與他交流,和說一個字少活一年似的。 第二類,下人,也就是太監(jiān)們,見到之后誠惶誠恐,說話都得低著頭不敢看著他。 第三類,干兒子們,這些干兒子們那都是專業(yè)級舔狗,還特別油膩,起初時倒是覺得有趣,時間久了,令周衍心生厭煩。 就這些干兒子們,一開始也不是周衍想要收的。 天子登基,周衍搖身一變成了親王,入主了幽王府,朝堂大臣們自然不會舔著臉過來道賀,反倒是那些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府邸紛紛呈上拜帖。 周衍畢竟是孩子,以前跟著老爹在軍中的時候,那些百戰(zhàn)老卒們和他爹都是稱兄道弟的,也不可能給周衍溜須拍馬,不沒事踹兩腳就不錯了。 一下成了王爺,登門拜訪之人不知凡幾,各種跪舔,漸漸也就讓涉世未深的周衍陶醉其中了,一些臉都不要的投機者就成了周衍的義子,在京中打著幽王府的招牌吆五喝六。 周衍也慢慢知道了這些干兒子們不是什么好鳥,可架不住歲數(shù)小,臉皮也薄,有時候想要“斷絕父子關(guān)系”吧,這群干兒子痛哭流涕撒潑打滾,搞的小王爺也拉不下臉,只能聽之任之了。 再看韓佑,幾乎沒把他當(dāng)王爺看,更是探討了一下極為嚴(yán)肅的話題,這讓周衍有了一種認(rèn)同感,被認(rèn)同的感覺,這種感覺很好,加之韓佑的說話方式等等,讓周衍覺得二人在一起很自在,仿佛回到數(shù)年前在軍營中的日子。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