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得知文瑤要做兩個菜給小羅氏嘗嘗,李氏和蔡氏的了婆母的交代,雖然奇怪也只能乖乖的給文瑤打下手。 小羅氏是嫁去了離他們家這里十多里地的村子,姐妹倆當初嫁的人家條件都不錯,只不過后來文家為了供文修易讀書,日子就越過越緊吧,甚至后來幫著文修易填那些窟窿,才把家底給掏的差不多了。 小羅氏嫁的那家姓焦,原本相差無幾的兩家人,到焦家老二去從軍之后就開始變得有差距了,畢竟從軍是有餉銀拿的,一年也有不少錢。 后來焦明從軍滿五年回來了,朝廷還一次給了三十兩的補貼,焦家的條件就更好了些。 和焦明定下親事的姑娘家條件也不錯,算得上是小富人家,對方也是看焦家條件好,而且也沒那么多彎彎繞繞,加上焦明自己也爭氣,這才同意的這門親事,不然的話就沖兩人相差了五六歲的年齡,就不可能成的。 對方家庭是這樣,焦家婚事就必然不能辦的馬虎,不然也不會特意請了掌廚。 鄉下的席面以實惠為主,當然,光實惠也是不行的,那味道也得過得去才行。 一般情況下分六碗席,兩個涼菜,兩個素菜,兩個大菜,要么就是八面席,四葷四素,條件更好一些的,就做十全十美,兩個涼菜配四葷四素。 焦家取了折中,做八面席。 文瑤決定做一葷一素,現成的豆腐做個家常豆腐,切了她拿來的鹵大腸炒了一個葷菜。 沒過多久,小羅氏就聞到了從廚房飄出來的香味,她眼睛一亮,難道這丫頭真能行? 終于,滿眼期盼的小羅氏等到了李氏和蔡氏一人端著一盤菜出來。 “小姨奶,請嘗嘗吧。”文瑤站在旁邊指著兩盤菜道:“這道菜叫家常豆腐,是先將豆腐切片放到鍋里煎至兩面金黃,再將蔥姜蒜熱油下鍋爆香,放入配菜炒出香味,再把之前煎好的豆腐放進去翻炒,放調料,最后再用淀粉水收汁。” 小羅氏聽著她這個介紹就已經流口水了,當即拿了李氏手里的筷子嘗了一塊。 豆腐入口,焦黃的表面,咬開之后又是豆腐的鮮嫩,讓人吃了一口就想咬第二口。 小羅氏接連嘗了兩塊才放下筷子,贊揚道:“好吃,瑤瑤這手藝可比那個掌廚的手藝好多了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