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后世,有一種痛苦,兩輛車會車時,雙方互打遠光燈,結果毛都看不見,生死各安天命的痛苦。 此刻東吳與魏軍經歷的便是這種痛苦。 太陽的強光經過一方銅鏡反射到另一方銅鏡,后又經另一方銅鏡再折射過來。 誠然,理論上光的反射與折射是無窮無盡的,但,因為銅鏡的材質,每一次折射光線,都會削弱部分光線的強度… 誠如,美麗彩虹的形成,就是用水來反射這一輪輪的光線,形成不同顏色。 用銅鏡替代了水,美麗的彩虹不見了,殷紅的血液不斷的飛濺而出—— 當然,這些光學的理論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哪怕是削弱了的光線,在面對數以萬計的銅鏡時,折射所產生的強光依舊不是人的眼睛能夠承受的。 魏軍還好,有盾陣的格擋,不至于眼前一片白芒,更不至于白芒之后陷入無窮無盡的黑暗。 他們放棄了騎兵的沖殺,只是利用盾甲兵在前,如此簡單的手段,有條不紊的向前繼續推進。 吳軍就慘了,他們的計劃本是利用強光,然后迅速的沖殺…將敵軍的軍陣徹底沖垮,這是完全照搬關羽、關麟對徐晃、于禁作戰大捷時的方法。 可東施效顰終究是東施效顰。 照貓畫虎…最后畫成的圖像,至多是一只大貓,遠遠不是虎! 甘寧、徐盛、韓當…還不知道發生了什么,漫天的箭矢已經沖天射下。 這種雙方互相致盲之下,誰的統率更勝一籌,或者說誰提前想到了這些,能當先組織起箭陣,發動箭矢攻勢,無疑,誰就能獲得這一場戰役的勝利。 “啊——” “啊…啊——” 萬箭齊發之下,原本意氣風發的江東子弟,不少人剎那間就被箭矢穿膛而過… 整個東吳軍的方陣亂做一團。 張遼指揮若定,只是不斷的讓盾甲兵向前,組成的盾陣掩護著一個個弓弩手到達他們的射程,然后就是新一輪的拉滿弦,齊射… 一輪,又一輪的齊射。 密集的箭雨宛若蝗蟲過境,東吳的鎧甲本就是輕甲,如何能抵擋住如此箭雨? 甘寧不服氣還要沖… 徐盛一把抓住了他的手,“撤…撤軍…” 他還想再去抓住韓當,要他退兵… 可強光之下,有限的余光瞟過之處,他似乎看到韓當胸脯上,肩膀上,腿上已經分別中箭,他是半跪著倒地的… 徐盛再也不敢遲疑,他手中的古錠刀一陣揮砍,他不忘大聲吩咐著。 “快鳴金,鳴金收兵…鳴金收兵——” 要知道,曹軍與東吳兵馬戰場上的統率力本就不是一個量級的,更何況對方是張遼張文遠,他?如此優勢之下會犯錯誤?會被翻盤么? 至少徐盛不信,張遼會被翻盤—— “啊…” “救救我…” 伴隨著鳴金聲響,伴隨著一道又一道的哀嚎,東吳軍兵敗如山倒,紛紛轉身向后逃竄。 只是,這是箭矢啊… 當他們轉身的一瞬間,那命就交給老天爺的審判了! “啊…” “啊…我…” 又是聯排將士中箭倒地,鮮血染紅了戰袍。 耳聽見戰鼓鳴鳴、吶喊聲聲,箭矢嗖嗖… 那沉悶的鼓點,那奪命鋒矢的呼嘯…那鳴金的啼聲,在不斷的將無數吳軍的性命最后的、永恒的留在這里。 也有拼命從同袍的身上踩踏過去的… 自相踐踏者遠遠比被箭矢射死的更多! 血色殘陽布滿長空,再一次染紅了這片血腥殺戮的戰場。 “盾甲兵急行向前,弓箭手拉滿弦——射——” 張遼宛若一個沒有感情的殺戮機器… 上一次,他是八百破十萬,那憑的是慨慷勇武之氣,震蕩九霄。 可這一刻,他將步兵與弓箭兵的運用,已經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 在他的指揮下,盾陣的防護剛好就能擋住那一道道強光。 盾陣上的折射光芒又能完全的讓敵軍失去視野。 敵軍更是永遠的在魏軍弓箭兵的射程之內,甚至就連射箭反擊都根本做不到! 曜日下,這根本就是一場屠殺… 一場赤果果的屠殺! 那邊廂,曹軍的軍帳外,高臺之上。 ——“報,吳軍已是潰不成軍…張將軍還在組織弓弩手不斷射殺逃竄之敵,敵軍自相踐踏者不計其數,損兵過萬…” “哈哈哈哈…” 聽著斥候的稟報,曹操爽然的大笑起來,他感慨道:“秦皇有王翦,所以能蕩平楚境,孤有張文遠,破江東鼠輩如砍瓜切菜,區區東吳何足道哉?” 這話脫口… 一旁緩緩走上高臺的程昱道:“此戰,張將軍自是功勛卓著,可子健公子與司馬仲達亦是功不可沒啊!” “是啊…”曹操重重的點頭,他的眼眸微瞇,不由得回想起三日前的那個夜晚。 曹操本是讓程昱在壽春城收集一萬銅鏡,他曹操則命人備上了十余燭臺,將整個屋子照的猶如白晝,他在仔細的觀察這銅鏡,觀察它的反射…觀察它反射的角度。 因為對這“強光”攻勢太陌生了,曹操一門心思都在這個上面。 恰恰這時,曹植帶著司馬懿闖入了曹操的大帳。 曹植是曹操兒子中,唯一允許不經通傳直接入帳的。 他帶著司馬懿,許褚也不敢阻攔。 而進入大帳后,曹植直抒胸臆,“父親,軍司馬司馬仲達提出一個重大發現,關乎三日后約戰的勝敗,關乎三軍將士之存亡,孩兒請父親…” 不等曹植把話說完,曹操鄭重其事的望向司馬懿。 “什么發現?” 司馬懿拱手道:“臣斗膽諫言,丞相不該只試用一枚銅鏡,只觀察一方之銅鏡,因為,丞相能收到荊州的急報,孫權也能收到荊州的急報。” “故而…極有可能三日之后的約戰,魏軍與吳軍均會亮出銅鏡,一方的銅鏡能夠反射太陽的強光不假,可若是雙方呢?丞相現在需要嘗試的雙方都有銅鏡時會如何?是一方致盲?還是雙方致盲?若是雙方致盲?當戰場之上,該如何利用?如何克敵制勝?” 司馬懿是壯著膽子說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