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把自兩漢賦稅制后,所能想到的改革全部都寫了上去。 包括北魏的——租調徭役制。 包括隋、初唐的——租庸調制 包括中唐的——兩稅法。 包括北宋的——募役法和方田均稅法。 甚至,還有明朝后期——張居正推行“一條鞭法”。 直到最后,才寫出了康熙推行的“滋生人丁,永不加賦”,以及雍正實行的攤丁入畝,將延續了數千年的人頭稅徹底廢除。 不得不說。 清朝…這個無法洗刷,造成華夏民族長時間苦楚與落后的朝代; 這個歷史評價注定將“一擼到底”的朝代。 其中的皇帝,唯獨雍正的評價出奇的高。 他推行的“攤丁入畝”,“廢除人頭稅”的政令,無異于造福整個華夏。 當然,關麟之所以寫了這么多的田賦制度、土地制度。 是他有些拿不準,如今適合蜀漢的是哪一條? 是,誰都知道攤丁入畝好! 人頭稅一廢除,窮人的生活壓力得以舒緩,大家不用被禁錮在地主的土地上,一年到頭白忙活了。 可以根據自身的手藝和能力外出務工,做一些副業和買賣,讓經濟變得更加有活力。 如此,在生育一項上,百姓們自然就敢生了,人口也會呈現爆炸似的增長。 事實上,在雍正推行“攤丁入畝”的時候,短短的一百年,華夏的人口從將近兩千萬,直接飆升到了三個億,翻了二十多倍! 當然…好,肯定是好的! 制度的先進性也是無可挑剔的,關麟就怕阻力太大,怕劉備與諸葛亮壓不住那些反對的氏族。 要知道攤丁入畝的核心,除了廢除人頭稅,還有一項重要的,就是將賦稅轉嫁在土地上。 誰有地,誰交大稅! 自然,攤丁入畝的推行也一定會受到巨大的阻力。 一切都要從實際出發。 這點上,關麟拿不準…別一個“攤丁入畝”下來,讓那些地主聯合起來,一波把蜀漢給端了! 能才真是好心辦了錯事。 所以,關麟索性只寫選項,把選擇權交給諸葛亮… 這位的才能與眼界,手段與決策。 一定是比關麟瞎七八判斷要靠譜的。 千萬不能忽視古人的智慧! 而諸葛亮特地提議與劉備趕赴這觀星臺,也是為了在這件事兒上做最終的決斷。 “孔明提議來此,是因為這觀星臺上通天,下通地,中間唯獨你、我吧?”劉備的心情看似也頗為沉重,儼然,“攤丁入畝”這四個字,聽起來很美,可一旦實施起來,擔子太重了,壓力也太重了。 要做出這份選擇,并不容易。 “呼——” 諸葛亮長長的呼出口氣,儼然,他的心境也與劉備一般無二。 “此前看到云旗的第二封答卷,既打壓又拉攏商賈,以此解決府庫空虛的難題,那時…亮已覺得此子驚為天人,也篤定他便是那神秘的‘黃老邪’,更是有意將他收為關門弟子…親自指導,可…” 諸葛亮頓了一下,“如今看來,是我天真了,單單從這賦稅制度上,古籍中有記載的,也不過才幾個,夏商周時期的‘貢賦’制度,春秋時期的‘魯國初稅畝’、齊國“相地而衰征”、秦朝時期的編戶制度,再到如今大漢賦稅制中的‘租’、‘賦’兩項…但…但…” 諸葛亮罕見的喉嚨哽咽住了,他還是有一種驚愕到無法呼吸的感覺。 “呼——” 又是一聲長長的呼氣后,諸葛亮方才開口。 “此前的田稅制度總和,不過五、六,可云旗一人就答出了七條田稅制度,且每一條都比之如今大漢的賦稅制要精辟…特別是這攤丁入畝,不騙主公,自從我看到這四個字后,我…我只覺得我心頭那一直在尋覓的,為主公建立一個理想邦的方法,終于找到了,而這條制度中的每一個字,一個句話,都讓亮覺得博大精深,需要反復琢磨!如此…如此…” 諸葛亮的聲音沙啞… 他就像是受到了莫大的驚喜或驚訝。 這讓他喉嚨沙啞,哪怕是現在,尤不相信這是真的。 諸葛亮沉吟了一下,他加重了語調,“如此才學、如此機敏、如此睿智的公子?宛若天降之子,云長是想讓我收云旗為關門弟子,然,亮不是不教,是…是根本教不了啊!是該云旗來教亮啊!” 這… 劉備也不免沉吟。 ——『此云旗,竟能讓孔明說出這般重的話!』 ——『不過,這攤丁入畝也委實讓人眼前一亮,二弟啊二弟,你這兒子…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么?是天降之子么?他…他是怎么想出來的?』 心中這么想,劉備也沉吟道:“大漢田賦制度本無問題,問題是出在這些年土地都掌握在那些豪門氏族的手里,他們有各種免稅特權,即便要交稅,也有途徑轉嫁稅賦負擔,反倒是苦了百姓,原本…百姓就入不敷出,卻還要交納人頭稅,同樣數額的人頭稅,其中壓力,對豪強地主與窮苦百姓是完全不一樣的。” 劉備起于微末,他太了解這中間的彎彎道道了。 也太了解,這賦稅…逼得多少殷實的小農之家,淪為流民,淪為了他人的佃農。 按照《四民月令》中的統計。 一般六十畝的田,可以打出一百二十石的產出,在物價穩定的時局,能折合成五千錢左右。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