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吃完晚餐后。 李牧就被蘇文拉著出了房間。 “別整天窩房間里得不得,今天可是中秋節,一起去看花燈啦。” 蘇文的語氣堅定,李牧知道,他膽敢說一個“不”字就會被罵。 小縣城的節味特別濃,中秋、新春、元宵、在政府附近的廣場都會舉辦花燈秀。 每逢節日,夜晚的花燈也就成為了每家每戶光臨的活動。 小的時候,陸小溪的爸爸還只有一輛摩托車,晚上又是人最多的時候,出門既不方便又危險,而當時李長恒已經買了一輛面包車,干脆就讓陸小溪一家上車,一起去看花燈。 李長恒坐在主駕駛,蘇文坐在副駕駛,陸小溪的爸媽坐在第二排,而李牧和陸小溪兩個小孩子就坐在最后一排的三連座位上嬉戲打鬧。 一輛車,兩家人,四個大人,兩個小孩。 三個大人聊著家常,李長恒因為剛學車不久怕分散注意力不敢聊天。 陸小溪就靠著李牧,稚嫩的小臉挨在李牧的肩膀上看李牧玩貪吃蛇。 四年級的時候,陸小溪的爸爸陸銘也買了一輛車,自此就再也沒有搭乘一輛車出去過了。 但兩家依然會相約在一起看花燈,每年都是。 “今年的中秋有點涼啊。”李牧關上窗戶,從柜子里拿了一件薄薄的外套以防夜黑降溫。 畢竟天氣這種東西,誰說得準呢。 “媽,陸小溪他們去么?” “去啊,我們兩家不是每年都去么,為什么問這個?你不希望陸小溪他們一家去?” “沒,我就想問問。” 初三那段時間是他和陸小溪關系最差的時候,那時候的中秋節,他知道陸小溪也要去后,就倔著脾氣說不去。 倔著的脾氣又在蘇文打一巴掌給一顆甜棗的話術下化解,被罵一頓又被溫柔安慰后,委屈的跟著去了。 到了花燈處也是一句話不說,愣愣的跟著他們走。 陸小溪卻和他不一樣,開開心心的出來,開開心心和他的父母聊天,他的父母也開開心心的,除了他,所有人都是笑著的。 那時候的他真的真的非常討厭陸小溪,希望陸小溪從他眼前消失的那種。 高中的時候成熟了不少,和陸小溪的關系也沒這么敵對,見面的時候雖然不說話,但每逢過節還是會說一下客套話,祝福對方,恭喜對方什么的。 高三的時候,徹底成熟了,生疏的對話悄無聲息的進階成了拌嘴,開始想方設法的讓對方生氣。 反正對方生氣了,他就開心了,陸小溪亦是如此。 現在想想—— 還真幼稚呢。 李牧收回飄飛的思緒,跟著老媽下了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