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那就好,那就好。”林母緩緩吐出一口氣。 林家人也放下心來。 擔心的事一解決就只剩下喜悅。 林母和宋奶奶宋母激動的討論著后面四個孩子一出生該怎么照顧,四個孩子至少得需要三個人,一個人照顧不了兩個孩子。 宋母提議:“親家,我看你們在京都這段時間也住慣了,干脆別回去就在京都吧,我讓小四他爸給你們找工作。” 這話正好戳中了林家人的心事。 林母嘆了口氣:“這個事我們這兩天在商量著呢,清清幾個兄弟找了在火車站幫人運貨的活,不想回老家去了,想在京都謀生路。清清他爹不同意,覺得種地踏實,京都哪里是這么好立腳的。” “不過,親家奶奶,你的好意我們心領了,哪能讓你們安排工作,他們都好手好腳的。” 林寶軍也附和的說道:“是的,宋奶奶,我們這么大的人了,自己能謀生路。” 宋爺爺看出林家人是不想麻煩他們,怕這樣以后孫媳婦在家里抬不起頭做人。 不過孫媳婦的能力,她娘家人還不清楚,很多事情都怕連累到孫媳婦。 按照孫媳婦現在的財力和手上的房產,養林家人肯定沒問題。 孫媳婦既然沒說,應該是有她自己的想法,那他們也不好管的太寬。 他對林父林母說道:“親家,我們現在就是一家人,要是遇到什么麻煩我們不可能坐視不理,其它的都是你們家事我們不方便插手太多,但你們若想在京都定居我們很歡迎。” 宋父也點頭表態:“清清在京都一個親人沒有,你們要是能舉家遷過來,她以后還有個娘家走,她四個孩子以后還能常常見到外公外婆和舅舅。” “我看親家你這幾個兒子品行都不錯,也是能吃苦的,只要不懶惰就有飯吃。眼下讓你們一下子拋棄祖祖輩輩生長的地方來京都,情理上也做不到,但可以試著在京都生活一年,看看適不適應。” 宋父知道林清清是林家人的軟肋。 他這番話曉之以情動之以理,還真怕林父說的心動了。 自己閨女是嫁了好人家,可以后一輩子都見不到閨女,他心里也難受。 林母心里的風向標也開始偏了,要是閨女以后能時時見到,常來走娘家,那她的心病也沒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