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剛才任婆子就看到了三媳婦背回來的包袱里有綢料,買是買不起的,定是接到了活計。 婆母是真的眼神準,宋九只好如實說了,的確她無意中經過戲樓,然后接了一單做繡帕的活計,沒有講價錢,只要她繡了出來,對方就把這活都交給她。 想到三媳婦一入城就接到了繡活,又跟著老三讀幾日書便能識字,任婆子相當滿意,這會兒大房二房誰說話都不好使,老三媳婦的手得養好,家里這么點兒活,沒必要三個兒媳婦抬著做。 楊冬花也是驚嘆三弟媳的能耐,真是神乎,先前不是說新繡娘沒有熟人在城里難以找到活計,為何三弟媳一入城就有機會,不得不佩服她這運道。 不過三弟媳不做事,大嫂又有身孕,那豈不是整個家里就她一個人做事,楊冬花就要反駁,任婆子便盯著她,“老三劈了柴,又上山砍柴,你就掃掃地洗洗衣,飯都是我在做,你有多忙的?” “再說你在娘家不做事么?到了我任家就這不行那不行的了,老三媳婦要做繡活,她賺的錢跟老三賺的錢不同,你們大房二房兩媳婦,能自己賺錢么?” 這話說到了點子上,楊冬花就沒打算自己賺錢,有丈夫會賺錢就可以了。 被任婆子說了,這事兒也就這么定下了。 宋九可以明目張膽的不用做事,她正好也要養一養手,也就不吱聲了。 院里人一散,楊冬花連忙入了三房屋里,宋九給她買了糖糕,楊冬花拿著糖糕,想了想還是打開準備分一半給三弟媳吃。 宋九連忙擺手,她自己也買了,只是不會拿出來,免得二嫂心頭不舒服。 “你不做事呢,我其實也不計較,家里這點活,到三弟媳手上都不是事兒,你也不是要偷懶,的確你這雙手要養好,畢竟以后要做繡娘呢。” 宋九還有些錯愕,二嫂不計較了? “等大嫂生了孩子,我可是計較的,必須兩人分著做,跟以前一樣。” 楊冬花又恢復了本性,宋九揚起唇角。 隨即楊冬花又好奇戲樓里的繡帕用的什么樣的好布料,也開個眼界。 宋九從包袱里拿出來,解釋道:“這是城里最貴的杭綢。” 三塊布放在眼前,顏色不僅好看,尤其是滑溜溜的,可不比棉粗布,楊冬花想伸手去摸又不敢摸,這得多富貴的人連個繡墩上都要鋪這么好的布料。 楊冬花看了一眼飽了眼福,也就不留戀了,反正她不做繡娘,也沒錢買這么好的布料,這就出去了。 城里的糖糕味道的確不錯,宋九買回來的一盒也放在屋里,慢慢地吃,舍不得一口吃完。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