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另外,蔣田豐和林大強還用化肥資源去幾個縣談,通過縣政府牽線搭橋,把幾個縣肉聯廠的骨頭,榨油廠的豆渣給包圓了。 還通過關系找到機械廠,請他們幫忙做了幾個簡易的顆粒壓縮機。 骨頭和豆渣到位,前進大隊又增加了十間大豬舍,多養了一百頭豬。 骨頭煮好撈出來晾干,豆渣也一樣,煮熟晾干,晾干后打成粉末,按照一定的比例,混著牧草粉末和米糠、草藥等物,壓縮成顆粒。 草藥是江教授研究出來的抗病配方,藥材十分常見,因為養豬用量大,江教授還專門教社員怎么把種子留下來,搜集夠種子之后就去山里撒。 免得采完了就沒了。 煮了骨頭的湯用來煮豬草,每天豬草和飼料混合著喂,豬肯長得很。 生長速度也比以前只喂豬草快多了。 養豬場那邊兒是第一個增加員工的大隊企業,老年人和年輕人的比例五比五。 大家伙兒看著豬的長勢,一個比一個高興。 除了豬,家禽這邊兒一樣混著飼料吃,長勢好不說,特別肯下蛋,下的蛋還大! 大隊在學校門口開了個供銷社的代銷店,方便了社員不說,還解決了兩個工作崗位。 而且大隊的雞蛋實在是好,供銷社那邊兒想要前進大隊的雞蛋,大隊就跟他們達成協議,雞蛋可以優先給公社供銷社。 但是公社供銷社有的貨品,必須分一份給前進村的代銷點。 這樣前進村的代銷店其實和公社的也就不差什么了,周圍村子的也愛來前進大隊的供銷點買。 比去公社近,特別方便。 眨眼間,前進大隊就變得熱鬧起來,儼然一個鎮子的模樣。 林念趁機提議不如大隊搞個百姓食堂,本大隊的人不收糧票肉票,不是本大隊的人要收,但收得比國營飯店少,反正大隊自己養著豬和雞鴨,收得少也不虧。 這下可方便了本大隊的知青。 好些不喜歡做飯的知青,上工就帶著飯盒,下工直接沖食堂,買一份飯菜,晌午吃一半,剩下一半留著晚上吃。 因為分量十足,價錢實惠,還引來了公社和其他村的知青來打牙祭。 生意過分的好。 然后林念就攛掇蔣田豐殺豬,光殺雞鴨鵝那哪兒行啊! 一個月殺兩次,初一十五殺,除了食堂供應的肉,剩下的肉賣本大隊的社員。 社員們就不用拿肉票去公社買肉。 這就是開養殖場的好處,在保證任務肉的情況下,超額完成的部分,大隊想咋個安排,就咋個安排! 大隊是集體,集體賣啥都沒錯! 穩當得很! 第(1/3)頁